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承载梦想 祈福奥运
              大型原创歌剧《杨贵妃》赴京公演综述
 
 

  激情八月,魅力无穷。由天津歌舞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重新打造的大型原创中国歌剧《杨贵妃》于8月3日、4日、5日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公演, 艺术家们承载梦想, 引吭高歌,祝福奥运, 为人文奥运增添了一份新的喜悦。演出受到了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文化部艺术司音舞处处长余建军、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奥运文化重大活动办公室主任杨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游庆波等有关领导在百忙中出席观看了演出,并上台接见了全体演员。本次演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奥组委等联合主办的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相约北京——2008”重大奥运文化活动剧目演出之一。
  大型原创中国歌剧《杨贵妃》于2004年首次公演即获得成功。该剧展现了大唐盛世,明皇与贵妃相爱的故事。此次复排歌剧《杨贵妃》的总导演是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张曼君,她曾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等奖项。中央歌剧院著名指挥家高伟春执棒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管弦乐队演奏。歌剧表演艺术家、歌剧声乐指导、声乐教育家李晋玮教授任声乐指导。
  连续三天的精彩演出中, 全体演职员发扬了不怕困难、 坚持作战、精益求精的精神,一气呵成,将主创人员的艺术精髓诠释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面貌。全体演职员一致表示:“这次能参加演出,觉得是一生中最为荣邀的事情,也是最为难忘的时刻。并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歌剧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中国文化报》、 《光明日报》、 《新华社》、《中国音乐报》、《音乐周报》、《北京晚报》、《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天津工人报》等媒体在显要位置对该剧演出成功盛况给予了题为《京津联合重排原创歌剧“杨贵妃”》、《歌剧“杨贵妃”世纪剧院公演倾倒京城观众》、《京津艺术家奥运献礼歌剧“杨贵妃”唱响京城》、《京津强强联合重新打造大型歌剧“杨贵妃”亮相京城》、《中国歌剧舞剧院天津歌舞剧院联袂为奥运打造大型原创歌剧“杨贵妃”将在北京公演》、《京津联手“杨贵妃”喝彩奥运》、《原创歌剧“杨贵妃”八月在北京上演》的跟踪报道。著名作曲家关乃忠、郭文景、刘森、金湘。著名歌唱家杨洪基、金铁霖、关牧村、词作家韩伟等观看了演出盛况并给予好评。关牧村在接受采访时地说:能看到这样有水准的原创剧目很难得,无论剧情编排还是演员的歌唱都相当有水准。作曲家金湘说:“天津歌舞剧院的精彩演出让我对歌剧《杨贵妃》的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充分彰显了院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剧院实力。”
  演出的最大亮点是演出形式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强强联合,开创了地方与中央团体联手打造精品歌剧的先例;其次是利用奥运平台来宣传天津,扩大天津的影响力;第三则通过排演歌剧锻炼青年演员,从而带动了天津声乐人才的发展。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接到复排任务后,力邀天津歌舞剧院联合演出。为了能顺利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天津歌舞剧院领导高度重视,在演出规格高、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全院演职人员包括歌剧团、 歌舞团及舞美中心200多人冒着酷暑高温, 放弃节假日,紧张投入排练。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一部大歌剧,仅仅用了20多天的时间排演完毕并成功上演,可以说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
  本次大型歌剧《杨贵妃》进京公演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离不开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肖怀远部长对本次进京演出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文化局杜彩霞书记在进京前一天观看了彩排演出,赵鸿友局长也时刻关注并多次询问该剧的进展情况。
  天津歌舞剧院院长高久林表示:文艺院团承载着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担负着弘扬主旋律、提高文化品味、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今后将继续以建设高层次的艺术团体,从事高品位的艺术生产为发展方向,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解放思想的新内涵取得新突破,以干事创业的新要求提升艺术水平,以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促进艺术繁荣,抢抓新机遇,健全新机制,创作新剧目,培养新人才,努力促使天津歌舞剧院实现大繁荣、大发展,进而为营造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氛围作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008.08.20
                    (新闻来源:天津歌舞剧院 信息员:王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