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47项。 我市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汉沽飞镲、相声、京韵大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梆子、评剧、风筝魏制作技艺、天津皇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使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15个,标志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近年来,本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不断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整理和研究、展示工作,在全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市政府公布了首批3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每年“文化遗产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展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我市将以8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相关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做出新的贡献。
2008.06.18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局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