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内群贤毕至。 北洋美术馆迎来艺术双展,著名摄影家郑云峰“ 拥抱母亲河 ”摄影艺术展和冯骥才先生以“戊子之春”为标题的绘画新作展在这里同时开幕。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肖怀远,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润兰,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刘长喜,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天津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曹秀荣,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冯骥才,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今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贾长华,天津大学副校长胡小唐,天津市文化局局长赵鸿友,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画院院长何家英,天津画院党组书记王峰,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文史馆副馆长崔锦,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遥,江苏弘业国际集团董事长刘绥芝,著名摄影家郑云峰,著名歌唱家、天津音协副主席于淑珍,当代著名画家宋雨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彭一刚、张春霆,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秘书长孙福海主持。
刘建平、韩美林、冯骥才、郑云峰分别致辞,对艺术双展的开幕表示祝贺,介绍了展览举办的背景,并表示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天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特别是使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受到了文化的滋养、心灵的感悟、思想的支持和精神的动力。
肖怀远在讲话中表示,冯骥才先生近年来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抢救和保护上, 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天津大学建立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一方面使青年学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另一方面也给全市的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亮点和新的场所。这是全市文化界的盛事,同时对天津大学乃至天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希望这块阵地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既成为天津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基地,同时成为天津市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肖怀远表示,郑云峰先生历时八年走遍长江,拍摄长江,是一个壮举。摄影展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举办,既是对郑云峰先生多年辛勤努力的回报,更是对长江的回报。我们为冯骥才先生感到自豪和骄傲,为郑云峰先生感到骄傲。
知名全国的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在开幕式上演唱了著名的《长江之歌》。
肖怀远、朱永新、李润兰、刘长喜、韩美林共同为双展开幕剪彩。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郑云峰“拥抱母亲河”摄影艺术展和冯骥才先生“戊子之春”绘画新作展。
郑云峰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摄影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准备截流长江建造大坝时起,就卖掉家业,买一条船,开始了当代摄影史上富于传奇色彩的“日饮长江水,夜宿峡江畔”的摄影生活,爬遍两岸所有崇山峻岭,历尽千辛万苦,决心为这条有着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留下它永远而神圣的影像与精神。他跋山涉水数十万公里,拍摄照片数十万帧,他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站在各个高山之巅拍摄的。长江之雄美,三峡之神奇,纤夫们之艰辛与顽强,都感人至深地被他永远地定格。 他还记录下从三峡移民、蓄水、 建造大坝到发电的全过程,因而他被称为“万里长江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多次获大奖。大型摄影画册《永远的三峡》获国家图书奖一等奖。并获得“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和“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冯骥才先生在为他的作品集所写的序言《留下三峡的人》中说:“在我们将失去原生态的长江之时,上苍竟赐给我们一个摄影家,他苦其体肤,劳其筋骨,以生命之躯去博取大江的真容。终于为我们留下一个真切、立体、完整的三峡,还有三峡之魂。”
“戊子之春”画展展出的近四十幅作品,都是冯骥才先生去年公益画展后的新作。这些镜心体裁的画作体现画家一贯的对文学意境的追求。作品中笔精墨妙,意味深长,在光影的婆娑中,充溢着可视的散文美。这些新作表现画家近来舒展又易感的心境。每幅画都有各自不同的新鲜且深邃的画意。冯骥才在这个令人“眸子一亮”画展的前言中写了这样一句话:“艺术,就是用美把瞬间变为永恒。”
冯骥才的“戊子之春”画展在天津展出后,将移师江浙。此次画展可视为画家对家乡父老最新的汇报展。
这两个艺术展于 4月30日至 5月11日面向公众展出 ,展期十天。 开馆时间为上午 10:00 至12:00,下午2:00至4:30。观众可凭身份证入场,欣赏二位艺术家的惊世之作。
2008.05.04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局产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