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的88位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命名和证书。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幼麟参加了颁奖仪式。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颁证仪式,并为传承人颁发了证书。 文化部已于去年公布了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民间文学、 杂技与竞技、 民间美术、 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五大类。此次公布的第二批传承人551人,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五大类,两批共计777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命名和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由文化部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是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广泛宣传他们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
我市有8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是: 传统戏剧类京剧传承人张幼麟、李荣威,曲艺类天津时调传承人王毓宝,杂技与竞技类回族重刀武术传承人曹仕杰,民间美术类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霍庆有、霍庆顺、冯庆矩、王文达。
2008.02.29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局 信息员:丁春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