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恢复原有制式 再现“原汁原味”--文庙大修还原古建制
 

  昨天,记者走进坐落于本市的文庙,这里已没有了往日的宁静,眼前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据文庙负责人介绍,目前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天津市内保存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正在进行大修。此次大修要依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模式进行。明年全部修整后,将向有关部门申报把文庙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此次维修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原有制式, 并和全国文庙制式统一。 中国古建筑非常讲究规制,由于文庙在500多年的历史中,有过多次维修、重建的情况, 因而依照何种模式维修是一个关键。此次大修将恢复历史上文庙建筑制式,将府、县两庙两庑两祠中以前维修时采用的红砖全部剔除,统一采用青砖以及结合传统的干摆式修葺方式。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是“退廊进厅”。 文庙馆长王同立介绍 , 全国所有孔庙中的庑等都有廊 , 只有天津在解放初由于利用孔庙办中学 , 而把“廊”取消,这是不符合原孔庙规定的。这次特意将原来十个已消逝的“廊”恢复。在这次施工中,施工人员已找到了多处旧“廊”的痕迹。
  文庙在这次整修中共发现了六条千秋带。专家说这并不算是意外,因为大部分古建筑在整修时都会存放。此次的六条“千秋带”均是在府庙大成殿主房梁上发现的。其中三条分别是康熙三十三年、嘉庆八年及道光二十八年的,一条是1985年放置的,另有两条千秋带发现时没有明确纪年。近日,经专家认定,它们分别应是康熙四十四年和康熙五十八年放置的。专家称,这是通过对千秋带上所列的参与整修工程人员的官职、人名及任职时间等推断的。六条千秋带时间的全部确定,证明天津人历来对文庙十分重视,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的大修和重建。专家认为,历史上应该还有很多次重修建,只是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
  王同立介绍,按照这次整修计划, 还将特意在文庙中开辟出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大型展厅,展厅中将陈列对孔子研究有较大贡献人物的介绍及展品。这是原来文庙中所缺乏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文庙的“孔”味和文化味。另外还计划在文庙的绿化中,种植侧柏和银杏等,这也是和全国文庙规制统一的一部分。总之,明年整修后的文庙不会是一个“新”文庙,它将会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清代文庙。
                                2007.12.08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