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市第十六届“文化杯”全国诗歌评奖颁奖大会举行
   
   
 

  10月30日上午天津市第十六届“文化杯”全国诗歌评奖颁奖大会在天津东丽宾馆举办。市文化局局长成其圣,东丽区区委书记张有会,东丽区区长尚德来,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老作家杨润身,天津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张洪义,世界华人诗人协会理事、葡萄园诗刊社社长、台湾著名诗人谢炯,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赵华,东丽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于景森,市文化局社文处处长刘晓梅,天津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治邦等领导出席了颁奖会。由天津市文化局、东丽区政府主办,由市群众艺术馆、东丽区文化局承办的天津市第十六届“文化杯”全国诗歌评奖收获颇丰,在诗歌略显羸弱、彷徨、做作和偏颇的今天,这届诗歌评奖依然荟萃了不少个性突出、风格昭著、诗意弥漫、敢于担当的好诗佳作,正像俗语所说的,“河里没鱼市上见”。
  “文化杯”是天津市的群众文学创作品牌,在历时近20年里,“文化杯”每年一届,轮流举行小说、散文、诗歌的征集和评选 。近些年来 ,具有群众文学创作优势的东丽区参与主办了“文化杯”,与市群众艺术馆共同实施。近几年,随着天津城市地位的提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跨地区文化交流的频繁 ,以及市文化局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文化杯”征稿的范围已扩大到了全国。今年正是“文化杯”的诗歌年,本届评奖不仅是对本市诗歌创作的一次促进,也是对全国诗歌现状的一次摸排,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一次弘扬。
  本届诗歌评奖今年5月通过中国文化报刊登征稿启事,面向全国征稿 ,征集要求为已经发表的诗歌。截止到7月,共收到作品千余件,其中,外埠作品320余件,包括台湾省4位作者的作品5件。在诗的类别中,有古体诗、现代诗、朗诵诗、散文诗。在本市的作品中,由各区县文化馆、文联、各大行业、大企业、机关20多个单位报送的作品800余件,自由投稿的40余件 。作者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7岁 。在作者中,有工人、农民、战士、干部、学生、也有诗人和文化工作者。天津武清区区委书记王树培、保税区国税局局长吴兰扉等身处改革发展一线的领导干部也拿出了上乘的诗作。经过初评和复评,共有《我是哈吉》、《谁预谋了那场雪》等23首获一等奖,《今天,棕叶在哭泣》、《出嫁》等45首获二等奖,《逃在自己里》、《水独立于水之中》等88首获三等奖。其中东丽区、武清区、大港区、和平区、开发保税区、北辰区等成绩显著,整体的诗歌创作水平比较前几届有了提高。在颁奖会上,领导向获得各奖项的作者以及获得组织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天津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治邦详细介绍了整个评奖情况。我市著名作家冯景元、宋曙光对获奖诗歌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东丽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于景森,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杨润身,世界华人诗人协会理事、葡萄园诗刊社社长、台湾著名诗人谢炯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本市著名播音员流沙、胡月、赵巍以及节目支持人孔昭庆和部分获奖作者将现场朗诵获奖诗作《 蛙鸣 》、《圆明园,你听我说》、《向你的目光挥动希望》、《文化馆人是一个团队》等,台湾省获奖者谢炯朗诵了他的获奖诗作《彩翅飞扬——两岸三地故乡》。
  如今社会已进入多元、多彩的时代,诗歌总是时代特征的一种反映。本届评奖的不少诗歌感情浓烈、想象丰富、题材广泛、文笔精妙,许多作者坚持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并把诗的技巧与生命感觉很好地融合起来 。本届评奖的举办,证明了弘扬中国传统的诗歌精神 ,依然是当今诗歌的主流。十月是收获的时令,在十月底结束本届的评奖,我们收获的不仅有本届评奖的丰硕成果,还有开启第十七届小说评奖的信心和将诗歌进行到底的信念。
                            2007.11.02
                   (新闻来源: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信息员:齐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