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蓟县鼓楼广场纪事大钟落成
   
 

  鼓楼广场建设工程是蓟县的重点工程,于2005年4月竣工 。为了纪念鼓楼广场落成,并恢复鼓楼历史上的报时、鸣更功能,县文化局会同相关部门在鼓楼上铸造“鼓楼广场纪事大钟”,现已顺利竣工。
  大钟在款式上采用传统的明代风格,钟高2005cm,以纪念蓟县县委、蓟县人民政府在2005年按照 “念山水经,打旅游牌,走联合路,做环境文章 ,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总体思路建成鼓楼广场。钟的重量为4800斤,象征着蓟县人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四平八稳。大钟在纹饰上拟利用古代传统图饰,表现时代意义。钟钮饰龙生九子之一的蒲牢与云纹相结合,表现蓟县人民作为龙的传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对这一片热土的感激之情 。大钟顶部以环纹、卷草为主题,底部钟裙以上以商周山纹、明清水纹为主题,充分体现蓟县的深厚底蕴和山水文化。中部铸铭文,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楷体小子,文白相间,叙事明了,记述修建鼓楼广场的经过。另一部分为金文大字,拟用四、六骈文或其它古体文章,高度概括蓟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状况,并充分展示蓟县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繁荣、政通人和、百业俱进、锐意进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大钟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将流传后世,大大提高了蓟县的城市品位,为推进蓟县构建中等旅游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拟鼓楼广场大钟铭文
  明洪武四年,渔阳鼓楼始建于蓟州城池之中央 。上悬巨钟,晨昏之际,声闻遐迩,惜毁于旧岁。欣逢盛世,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公元二千零五年肆月卅日,蓟县人民政府斥资1.4亿元人民币,修建占地1.5万平方米之鼓楼广场,历年半而告竣。建筑呈明清风格,与独乐寺、白塔、古街浑然一体,并铸新钟一口,高悬鼓楼之上。壮志堪颂,特勒文以志:
  渔阳古郡,无终故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南眺沧海,北倚崆峒。雄关险寨,京畿要冲。
  名山秀水,万木葱茏。身沐四野,极目苍穹。
  风调雨顺,淳朴民风。仓盈廪满,盛世豪情。
  诗宇画栋,交相辉映。龙翔凤翥,巧夺天工。
  金鸣玉振,昭示繁荣。百代薪传,千秋彪炳。


                             2007.10.19
                     (新闻来源:蓟县文化局 信息员: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