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民俗专家详解天津八大家

 
 

       
  今日上午,由天津图书馆、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电视台《天津故事》栏目联合主办的《天津市历史文化行系列讲座》(第二十九讲)——《天津八大家》在天津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张仲。
  张仲,天津市人,1930年生。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炎黄文化研究会津会副会长、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文联委员、天津烹饪协会特邀理事。撰有《天津卫掌故》、《中国人的头发和脚》,点校天津风俗诗《梓里联珠集》。著名的天津民俗专家。在今天的讲座中张仲从天津八大家的界定、天津八大家的演变、天津八大家对天津的影响三个方面为观众详细的介绍了天津八大家。早年天津的豪门巨富有“八大家”之称,至于这“八家”究竟是哪八家,随着年代的推移,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但从这些升沉嬗变,也可以反映出天津近代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面貌。最早在清朝咸丰年间, 天津流传着这样的有关 “八大家”的歌诀:“韩、高、石、刘、穆,长源、振德、益照临。”这就是: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长源杨家,振德黄家,益照临张家(即海张五)。 到了同治、光绪以后,老“八大家”中有的已经败落, 为新崛起的豪富所替代,社会上又出现了新的顺口溜。“财势大,数卞家,东韩西穆也数他。振德黄,益德王, 益照临家长源杨。 高台阶,华家门, 冰窑胡同李善人。” 这里一共提出了卞、韩、穆、黄、王、张、杨、华、李九家。新增的四家,卞家是靠进口纱布起家,王家是以开钱庄起家,李家虽是盐商, 但后来主要也是开钱庄、商号和在开滦、启新等大企业投资并广置房地产, 扩大了家业。华家除靠盐务和书法家华世奎出名外,也还经营了油坊、茶叶庄。这都说明天津这时已成为通商口岸兼工商业城市,商业、金融业有了急剧发展。到二、三十年代,天津的纱布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绸布纱商号赚了大钱,都又投资开办了许多家钱庄、工厂和其他商号,在天津又出现了新的豪富,形成了“新八大家”。他们是金、潘、孙、胡、卞、范、乔、纪八家。即瑞兴益棉纱庄的金桂山、潘耀庭,元隆绸布店孙烺轩、胡树屏,隆顺棉纱庄的卞润吾,同益兴棉纱庄的范竹齐、敦庆隆绸布店的纪慰瞻、乔泽颂。
  此次讲座在观众朋友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2007.06.24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