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图书馆积极改革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努力探索建设分馆、设立流动图书馆、“一码通”通借通还等方式,把公益服务的触角延伸、拓展到社区、行业等,为最大多数读者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截止到去年底,天津图书馆共建设社区和行业分馆58个,流动汽车服务点34个,为社会公共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探索了一条新路。
社区图书馆开在家门口已经几年没有去过图书馆的刘静,最近又成为天津图书馆的读者,但她不用跑远路,因为现在她居住的社区里就开设了一家天津图书馆社区分馆,刘静可以在家门口博览群书了。她告诉记者,到今年,她来天津已经有三年时间了,还是第一次发现在社区建的图书馆。社区里的图书馆既能给居民提供阅读图书的方便,更对大家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起到很大帮助。
天津图书馆现有藏书415万册,近几年天津市财政下拔的购书专款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497万元,2005年的7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0万元。 如何把政府投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的更好,把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延伸出去是他们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事。天津图书馆馆长陆行素兴奋地说:“如何搞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际上就是两句话,一个是为人找书,一个是为书找人。读者想看什么书,图书馆都能给他提供 , 把图书馆的服务向街道、社区、企业、行业、农村、乡镇延伸,让尽可能多的人利用图书馆。”
2002年,天津河东区滨河社区开设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一万多册 ,这是天津图书馆建设的第一个社区图书馆服务示范点。之后,又建设了十几个类似的社区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为它们提供的图书从几百册到上千册不等,社区图书馆还可以定期拿旧书来交换新书。
如今这种社区图书馆的模式又进行了升级。2006年5月 ,天津图书馆与开发商合作,在一个新楼盘建立了“阳光100社区分馆” 。开发商每年投入2万元,天津图书馆为其提供了4万种电子图书和1000多种电子中文期刊的网上浏览服务,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场地建设和管理。最关键的是,天津图书馆对社区分馆采取灵活管理的方式,分馆可以根据社区业主的阅读需求向天津图书馆要求换取或直接采购图书,解决了过去图书馆里的图书因不合读者胃口而被闲置的问题。
天津图书馆陆行素馆长说,有了天津图书馆这个强大后盾,资源有限的社区图书馆就会有持续的生命力,今后天津图书馆还将再建设30个社区分馆。
行业分馆、流动汽车图书馆 延伸服务多种多样
行业分馆是天津图书馆对另一种分馆建设模式的探索。2005年,天津图书馆与天津市公安局合作,为全市公安干警发放了2.3万个通用图书借阅证 ,还在远离市区区县公安局建立首批14个“天津图书馆公安分馆”,为每个分馆提供了新购置的中文新书,并根据每个分馆的实际情况定期或随时更换。2006年,公安分馆的数量已经达到34家。
公安分馆的建立带动了社会上其他单位主动与天津图书馆联系,建立本行业的分馆。“工商局分馆”、“市残联分馆”陆续建立起来。
为了支持农村科技建设,天津图书馆还在天津市西青区建立了第一个直接设在蔬菜之乡的特色服务点——辛口镇农民科技图书馆。这里的馆藏图书涉及农业科技 、经济、文学艺术类图书700多册 ,报刊200多种 ,农业科技类光盘100多套 ,还配备电脑、电视、CD、VCD等现代化音像设备,可以同时满足200多名读者现场阅读、外借图书、观看光盘、上网查询的需求 。菜农王明亮告诉记者,过去种植蔬菜所需的经验都要技术员来到田间地头亲自传授,既费时又耽误人力。现在有了图书馆 ,自己随时可以去查阅书籍或者上网寻找需要的资料 ,光盘里还有很多很丰富的种植技术、经验,比过去方便了很多。不光如此,闲暇时农民们也会到图书馆去转转,日子充实多了。
除了社区图书分馆、行业分馆,流动图书馆也是天津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天津图书馆坐落在城区的西南,40%的读者集中在图书馆所在区和邻近的两个区,距离较远的天津城区东北部的读者很少,郊县读者更少。为了让有限的公共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天津图书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34个流动汽车服务点,把图书送到读者手中。
其实,流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天津图书馆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最早是给住在社区中的老干部每月送两次书,1998年,图书馆购买了专门的流动服务车,定期给部队、监狱、机场、大公司送书上门。去年,天津图书馆配置了新的流动服务汽车,载书量由过去的1000册增加到3000册。现在两辆汽车图书馆每天要为四个服务点送书上门 ,全年外借图书6万多册。许多读者定时定点等候这辆汽车已经是一种习惯。这种流动的图书馆也被百姓们亲切地成为“图书大篷车”。
手持一码通 漫步网络书库
随着网络的发展,天津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书刊、资料服务之外,海量的信息都体现在互联网络上。从2006年开始,天津图书馆就开通了电子文献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尝试面向注册读者开放公益性的电子文献。
去年,天津图书馆还拿出109万元整体引进了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 ,并与清华同方知网公司合作,建设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加入“一码通”服务后,读者不必到图书馆来,坐在家里或办公室,就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络,方便快捷地阅览国内7600多种期刊、1000多种报纸和12万多册电子图书。这一举措已经使天津图书馆成为国内电子和网络文献服务方式最开放、资源集成整合范围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一码通”网上阅览服务的新模式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从2006年5月天津图书馆正式推出这项服务以来,短短半年时间里,“一码通”网上阅览用户已经达3349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仅2006年12月一个月的下载量就达到了14635篇,是过去月均下载流量的3倍还多。
2007.04.08
(新闻来源: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