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书到送书,变坐等读者为出门办馆,天津图书馆主动延伸服务,让图书资源发挥出了更大社会效益。
每隔一周,这台特殊改装的大客车都会在中午工休时开进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的大门,车上装载的是上千册最新图书,为职工现场借书和预约服务。许多职工告诉记者,现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这种上门服务很受大家欢迎。
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化验员曹玲:给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就在厂里的工作时间,就能把许多技术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一一地解决,我觉得非常方便。
每周五个工作日,这台服务车都会不停穿梭在城乡30多个借阅点,成了流动的图书分馆。近年来,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天津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增长了三四倍,然而由于城市规模、交通等各方面制约,来馆读者数量却增加缓慢,图书馆成了“藏书馆”。
天津图书馆馆长陆行素:一本书在书库里挺新的,说明我们保管得不错,但是利用率不高,等于没买。
天津市文化局局长成其圣:我们有了这个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条件,也还有一个职能转变的问题,变读者上门为为读者送上门。
除了汽车流动服务,天津图书馆还与社区图书室实行通借通还,为社区扩大了上百倍的图书资源。在基层派出所建设分馆,使工作繁忙的民警随时能充电学习。依托残疾人康复中心建分馆,让残疾人可以边治疗、边读书。边远农村需要科技图书,分馆就建在了大棚边上。天津图书馆还首次和房产开发商合作,在新建楼盘同步建设图书分馆。
天津市阳光100社区俱乐部赵锐:开发商只花了少量的钱,我们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图书,为我们这个社区业主做到这种增值的服务,我们也是非常非常满意。
如今,天津图书馆的基层分馆已达58个,还联合北京、天津等地高校,首次推出跨地域的公益性网上文献服务,使图书资源的延伸服务不断拓展。
CCTV视频
2007.04.09
(新闻来源:央视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