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天津图书馆延伸公益服务范围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天津市政府加大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天津图书馆通过建设分馆、开展流动服务、开展网上服务等方式,积极拓展服务范围,至2006年底,已建设分馆58个,每家分馆图书保有量平均在5000册左右,并且每年以500册的速度增加 ,基本能够满足读者的日常需求。同时,建设流动汽车服务点34个,网上阅览用户3349个。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图书馆开展外借服务的辐射能力,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天津图书馆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设社区分馆。
  社区分馆建设开始于2002年 ,目前已有7家分馆 ,分布在天津6个市区 ,下辖社区图书站161个。这些分馆建设以市馆、区馆和街道三方合作为基础,由天津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区馆进行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社区提供场地、人员、设备和日常经费。和平区在天津图书馆的支持下,在现有的63个社区已建成社区图书站45个,藏书量均在1000册以上。天津图书馆为社区提供基础文献,并定期到一些定点图书站进行送书换书,和平区图书馆除专门订阅了30多种期刊轮流向社区图书站配送外,还负责对这些社区图书站藏书进行统一管理 ,定期轮换 ,并为社区图书站培训管理人员147人次。同时,定期派人巡查,了解服务情况,解决有关问题 。区馆委、区政府负责提供场地,全区社区图书站用房总面积达到1400多平方米,最小的图书站也有30平米。每年投入50万元为社区图书站购置新书,并负责从学校专门抽调有经验的教师作为社区图书站的管理员和辅导员。
  社区分馆服务不局限于借书还书 ,还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活跃社区的文化生活。如西青区王兰庄社区分馆,联合王兰庄中心小学开展“津兰杯”读书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很好的发挥了社区图书馆的职能作用,被评为天津市创建文明村“五个一”活动阵地。
  二、建设行业分馆
  2005年起 ,天津图书馆集中主要精力开设行业性分馆 。为配合天津市公安局“文化育警”工程,与市公安局合作建立了首批14个行业分馆,即天津图书馆公安分馆。2006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又增建了20家分馆,使公安分馆的总数达到34家。每个分馆图书藏量至少为1000册,共有图书3万册。
  天津图书馆主要采取四种方式为公安干警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一是为全体公安干警办理图书借阅证。截止2006年底,天津图书馆已向全市3万名公安民警发放2.4万个通用图书借阅证,除干警本人使用外,其家庭成员也可同时使用。从2005年5月到2006年底,全局民警到市图书馆达到27449人次,借阅图书72407册次 。二是为每个公安分馆首期配送流动图书500册,赠送过刊10000份,并根据各分馆的实际需要,定期或随时更换。三是在市图书馆设立“公安民警专用图书资料室”。为满足公安民警对专业图书的特殊需求,市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公安阅览室,与群众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等专业机构建立长期联系,定期订购公安业务类书籍,使民警能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最新的警务信息和权威性学习资料。阅览室现有专业图书4000册。四是开展送书上门服务。针对公安行业工作紧张的特殊情况,市图书馆利用图书流动服务车,为市局机关、交管局、刑侦局、消防局等20个集中办公地点的民警主动送书上门,每月一个循环,为民警现场办理借还书手续,受益民警达8000多人次,通过流动服务车民警借阅图书达21418册次。
  建立“公安分馆”是天津图书馆创新办馆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是拓展社会服务工作结出的又一个丰硕成果,在全市公安民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满足民警的学习需求,促进公安队伍的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也属首创。
  除建立“公安分馆”外,天津图书馆还与天津市农科院及静海县图书馆合作建立了天津图书馆静海农业科技分馆,与天津市工商局合作建立了“天津图书馆工商局分馆”,与市残联合作建立了“市残联分馆”,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三、开展流动服务
  天津图书馆从98年开始购买了专门的流动服务汽车,定期且有选择性地为诸如警备区通讯连、港北监狱、民族职专、滨海国际机场、北方人力资源公司、达仁堂制药二厂、天津双口劳教所等单位开展送书上门服务。根据每个流动服务基地的情况,天津图书馆先后建立了统一规则及各自独立的制度;制定了与合作单位的“协议书”、“ 借还图书登记表和统计表 ”、“读者需求检索咨询表”、“社区联谊调查表”、“社区读者建议与需求表”等。各种工作统计数据都输入电脑,有完整的工作记录,使流动服务手续更加规范化。
  2006年,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天津图书馆又配置了新的流动服务汽车。载书量由过去1000册增加到3000册,车内不但宽敞明亮且夏有空调冬有暖风,良好的服务环境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汽车图书馆平均每天要为四个点开展送书上门服务,全年外借图书6万余册。
  四、开展网上服务
  2006年起,天津图书馆网站开通电子文献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开放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网上检索和阅览服务,尝试面向注册读者开放公益性的电子文献网上阅览服务,实现了国内公共图书馆面向注册读者提供公益性网络文献阅览服务的模式创新。加入“一码通”服务后,读者不必到图书馆来,坐在家里或办公室,便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络,方便、快捷地阅览国内7200多种学术期刊、1000多种报纸 、6000余种电子图书、300多家高校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数字文献资源。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是纯公益性服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和下载流量之内阅览下载所需的文献(包括学术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自2006年5月正式推出此项服务以来,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短短半年时间,已累计发展“一码通”网上阅览用户3349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开通网上阅览服务后 ,仅2006年12月一个月的下载流量就达到14635篇,是过去月均下载流量的3.1倍。
  天津市图书馆延伸公益服务范围仅仅五年时间,却取得了很大成效。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政府高度重视,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天津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开展延伸性服务,是建立在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的基础上。2004年购书经费为497万元,2005年为700万元,2006年1000万元,2007年又增加到1400万元。由于图书购置经费较大幅度的增长,天津馆用于分馆及流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费用也逐年递增,2005年为55.9万元,2006年已达到135.4万元,为延伸公益服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随着服务的拓展,各项业务费用的支出也相应增加,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从前年开始,每年增拨业务专项费用120万元,使分馆建设、流动图书馆服务、讲座、展览、读书活动及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有了经费的保障,有力的促进了延伸性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
  天津图书馆分馆建设能够稳健发展、愈做愈强,主要在于各级政府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政策。一是图书馆建设纳入了天津“文化先进区县”评估体系。2002年,天津市政府召开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直接将乡镇图书馆(室)建设和“文化先进区县”结合起来,把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基层文化站评比工作,推动了社区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和平区政府在评选五星级社区时,规定申报单位的社区图书馆必须达到30平米以上。二是市公安局政治部在公安分馆建立后,将民警借阅图书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核,作为评估基层科所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一硬性规定保证了公安分馆的顺利运转,民警图书借阅率一直居高不下。
  三、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建馆方式
  在社区分馆建设中,天津图书馆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联合办馆,既减轻了合作单位和图书馆的负担,又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这是一种双赢的、切实可行的建设模式。有些分馆是与街道合作,以街道为主,努力发挥街道的积极性和经济上的支持;有些是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的场地和设备及人力的支持。为多方面探索社区分馆的办馆模式,2006年5月天津图书馆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 ,建立了“阳光100社区分馆”。天津阳光100国际新城房地产开发商一次性投资10万购买相关硬件及书刊,且每年投资2万元交给市图书馆为其购买新书 ;天津图书馆为阳光100社区分馆提供4万种电子图书和1000余种电子中文期刊的网上浏览服务 。“阳光100社区”万怡物业公司提供社区图书馆建设场地,派专人从事日常管理;天津图书馆负责馆藏资源建设、采分编业务、计算机系统管理及业务辅导。社区分馆从办证到借还图书等程序都同天津馆保持一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通借通还,自开馆以来 ,以丰富的资源 、便利的服务受到了广大业主的好评 。截止到目前,共发展读者191名,接纳读者5057人次,外借6000余册次。“天津图书馆就开在我们小区里”成为小区居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文化功能辐射了华苑地区以及大学城地区 ,更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楼盘社区文化设施。
  天津图书馆分馆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体现在缺乏办馆场地、缺少硬件设备、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需要进一步解决。
                                2007.04.09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