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藏化石第二批修复与鉴定工程启动

 
 

  继2006年天津自然博物馆圆满完成“安徽古生物博物馆( 部分 )馆藏化石修复与装架工程”并获得优良工程之后,今年又参与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藏化石第二批修复与鉴定工程的竞标工作,并一举中标。该项目将完成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植物类 、无脊椎动物共计119件古生物化石修复与鉴定工作,预计上半年完成。
  精美的化石展品凝聚着修复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将一块化石从岩体中分离出来并展现在世人面前,需要专业人员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花费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修复完成。在安徽化石修复操作间里,天津自然博物馆九位修复专家克服了设备短缺、场地狭小等不利条件,加班加点进行着修复工作。这批化石绝大部分为板状化石,在修复过程中既要做到最大程度的裸露,又要保持化石标本的原形。修复中需要高超的技术,必要时还须使用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的气动工具。例如在修复难度较大的犀上颌标本,还要在放大倍数6-31倍的光学显微镜下修理牙冠面、鼻腔内等部位。刀钻飞舞尘埃落定之后,历史的印记显现出来,一具具化石骨架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
  新华网安徽频道、《安徽日报》、《 安徽商报 》对此工程进行了跟踪报道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馆化石专家被称为“顶尖高手”和能让化石“开口说话”的人。众多门类的化石标本的修复显示了我馆化石修复技术的专业水平,被权威专家誉为“居全国领先地位”。
                               2007.03.22
                          (新闻来源:天津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