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博物馆春节特展
                
 ——荆楚文化与大漠文明携手亮相津门
 
 

  为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 天津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冶区博物馆合作 ,于2007年2月10日隆重推出《湖北出土文物精品展》和《西夏王陵出土文物精品展》。使您在举家欢庆春节的同时,还可以到天津博物馆欣赏到来自湖北、宁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风格的精品文物,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天津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荆楚之光——湖北出土文物精粹展》所有展品均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出土文物,反映了湖北地区多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考古发现,如郧县人头骨化石、三峡工程的考古发掘、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曾侯乙墓、郭店楚简 、明梁庄王墓等 。考古发现表明,约100万年以前,湖北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直立人 、早期智人以及晚期智人的化石,构成了古人类发展的完整序列。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遍及全省。先秦和两汉时期,湖北地区的考古文化面貌最具特色,城市建筑、青铜冶铸、音乐天文、髹漆织造、简牍文献等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层出不穷,彻底改变了这一时期当地社会发展落后的传统认识。六朝至明清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 ,有鄂城六朝墓、武昌隋唐墓和明代藩王墓等 ,出土的各类文物多姿多彩,令人观止。本展览共展出文物156件(套),300余件。本展览的档次级别相当高,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展品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此外还有商代“铜鼓”、春秋“越王勾践剑”、战国“曾侯乙尊盘”、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饰”、战国“ 云梦秦简”等都是国宝级文物。
  另一个展览是天津博物馆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大漠上消逝的文明——西夏文物特展》。这个来自于荒漠上的文明与湖北文物风格迥异,显得瑰丽而又神秘。大夏,又名西夏,为了区别历史上的夏朝,学者们把这个地处西部的王国称为西夏。西夏建国于公元1038年。据史料记载,西夏的疆域“东近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个由党项羌族人建立、统治的王国与北宋、辽(后期与南宋、金)鼎峙天下。1227年,蒙古铁骑横扫西夏王国,令这个鼎盛一时的国家从此湮灭在历史的尘封中,曾极度辉煌的西夏文化也在自然的沧海桑田中永远的消失了。此后六百余年间,由于没有一部完整的西夏史传世,西夏逐渐成为丝绸古道上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20世纪以来,在西夏的故地宁夏、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河西、青海东部等地陆续有西夏遗址、文物的重要发现。此次计划来津的展品总共126件(套),计148件,其中包括一件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被堪称为“世界之最” ;另外 ,“鎏金铜牛”和“石雕力士志文支座”均为国宝级文物。这些来自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的精品文物将从西夏文字、金属铸造工艺、陶瓷器、佛教艺术和建筑石雕艺术等方面揭示西夏文化的独特魅力,较为全面地反映西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让观众重睹西夏王朝金戈铁马、驰骋大漠的英雄气概。
  以上两个展览的展期截止到2007年3月31日。

                             2007.02.17
                          (新闻来源: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