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交流
 
 

  今年是我所加大政治学习和业务交流的一年,从年初开始,所里就制定出学习计划,规定隔周举办一次业务交流活动,由所内、所外专家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另一周开展政治学习,主要传达中央、市里和局里的文件精神。
  业务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年初,全所业务人员每人提交一份专题学术交流提纲,根据提纲内容进行准备,并按照职称高低分批进行业务交流 。从3月中旬开始到目前为止,我们陆续举办了十多次专题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有《时代特征与现代观念》《中国音乐史》《相声中“包袱”的组织方法》《京剧老旦艺术发展史》《京剧与传统服装》《人物画造型的“借形”观》《戏曲、曲艺中音乐与语言的关系》《骆派京剧大鼓的形成、确立与发展》《吹歌音乐的形态》《关于杂技表演艺术形式的变迁》等等。这些内容大都体现研究人员在各个不同艺术领域的业务专长。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通过业务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科研人员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扩大了业务人员的知识面和信息量。
  2.除在所里举办业务学习外,今年我所业务人员还多次参加所外的业务学习 。一是今年5月中旬至6月初 ,我所与天津市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在实验中学举办的“艺术史与天津发展史”培训班讲座。请天津市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张仲、罗澍伟、刘连群、王振德、薛宝琨、于树香等讲解《天津地方文化史与天津民俗文化美学》《近代天津城市史与天津文化特点》《天津文化与戏曲》《天津与天津文化》《天津文化与曲艺》《天津历史文化与天津文化定位》等与天津文化有关的课题。扩大了培训班学员的知识面,使他们对天津的历史文化初步有所了解,为以后撰写《天津艺术史》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参加“文化大讲坛”活动。这项活动是由文化局主办,图书馆协办。从去年11月初开始至今已经举办十三讲。先后延请艺术界、文学界的知名人士,如李世济、赵汝蘅、费鲁巧·索莱利、仲呈祥、陈洪等主讲《 艺术与人生 》《如何欣赏芭蕾》 欧洲即兴喜剧表演艺术》《当前电视文化的若干思考》《金庸的魅力与价值》等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内容。三是6月初,文化局主办的艺术系列讲座在群众艺术馆举行。我所业务人员聆听了赵斌、张春生、黄在敏等老师主讲的《天津当代文化特点》《天津近现代文化特点》《社区文化》《戏曲导演》等内容。
  3.按照市人事局办公室安排,从8月底开始,每周二上午,所领导组织大家观看“ 2006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新知识培训系列课程讲座”,就《 如何塑造与提升职业竞争力》《中国式管理: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商务礼仪》《细节决定成败》《管理者的情商》等课程,为业务人员更新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和工作理念打开了思路。
  政治学习主要体现在:认真学习中央、市里和局里下发的文件精神,组织全所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认真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另外还多次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单独学习,撰写心得体会,使全所党员普遍受到一次思想觉悟的再教育,带动了所里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按照天津市文化局《关于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市纪委第十二次全会》精神要求和局里的统一部署。我所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并组织讨论。首先,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然后组织党员干部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学得认真、狠抓落实、重在实效。通过学习,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树立崇高的理想、道德情操 ,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注民生 ,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这是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再比如,刚刚闭幕的中共天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所里组织大家认真研读张立昌《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就所关心的问题认真讨论,特别是天津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大家一致认为:身为天津人和天津文化人,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天津”、“和谐文化”、“和谐单位”,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各尽其职、各尽所能。

                             2006.11.24
                   (新闻来源: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信息员:杨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