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由天津市文化局主办的“文化大讲坛”系列讲座第十一讲——《音乐漫谈》在天津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开讲,主讲人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叶小刚。
叶小刚曾师从Samuel Adler博士 ,Joseph Schwantner博士和 Louis Andriesean教授,他获得过许多奖项,包括台湾交响乐团的管弦乐队的作曲比赛头奖、美国Alexander.Tcherepnin作曲比赛一等奖 、Eastman音乐学院Howard Hanson奖 、上海最佳电影音乐奖和全国交响乐和室内乐金钟奖,被认为是当今中国领头的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美国音乐协会把叶小刚称为“中国的巴赫”。
在此次讲座中,叶小刚从当前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漫谈两方面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自身经历,对比国外音乐教育的现状,呼吁在座的每一位都不要忽视文化和美育教育。 叶小刚还提出了关于当前音乐教育的四点建议 :一、要加强音乐教育的实践性;二、增强专业音乐教育的含金量,培育优秀专业人才;三、提高音乐教育的民族意识;四、提高音乐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然后,叶小刚同在座诸位听众一起分享了他创作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指出好的音乐可以使学习更有成效、使思维更有创意、使生活更有情趣、使领导更有艺术、使人生更加丰富,并鼓励大家多接触高雅音乐,提升个人品味。最后,叶小刚同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听众提出的三十多个问题。他含蓄幽默的回答,博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整个讲座在一种热烈、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金洪跃与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天津图书馆的领导参加了此次讲座。
2006.09.23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