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丛飞事迹感动文化部系统干部职工
 

  连日来,丛飞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文化部系统干部职工的谈论之中。 这个为社会义务演出300多场、义务服务3600多小时的人,这个为178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儿童捐资超过300万元、自己却甘守清贫的人,这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自愿捐献眼角膜的人……真正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深刻洗礼。
  “在丛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我听到的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不是什么概念化的宣传,而是一些最朴实的话。”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严凤琦说,“人性的力量能够感动所有的人。悲悯之心是丛飞的精神动力和源泉,而他的精神力量,又让我们体会到了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 副团长黄民暄认为, 丛飞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如今一些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所缺少的。丛飞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奉献爱心。“我们应该向丛飞同志学习,恪守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共道德标准,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庄正华说。
  国家博物馆党委日前号召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向丛飞同志学习的活动。国博藏品保管二部的何志文说:“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倾其所有、不求回报做好事则是难上加难,丛飞却克服种种困难做到了这一点。丛飞精神是每个公民奉献爱心的最好榜样。”“丛飞精神之可贵,在于它是通过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平凡中的高尚,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可敬、可亲、可学的榜样,是当代青年的一面旗帜。”国博学术研究中心的李守义说,“我们希望看到这个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像丛飞一样的好人。”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认为,丛飞是时代的楷模,是现代公民的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他用短暂而闪光的一生展现了一名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崇高境界,展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他们纷纷表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学习丛飞精神。


                                       2006.7.27
                             (新
闻来源:文化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