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台上唱经典 台下谈传承
名家津城“说唱”非遗曲艺

 
   
  

  127项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集中会演、交流,20场曲艺非遗项目驻场演出,100余场非遗曲艺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演出……正在本市举行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是一场盛况空前的曲艺盛会,不仅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曲艺艺术的魅力,生动接地气的演出更让曲艺真真切切走入了大众生活。而曲艺将如何传承?非遗曲艺传承人和戏曲汇聚天津,共同勾画出非遗曲艺未来的图景。
  【延伸阅读】
  刘兰芳 曲艺发展也要成体系
  来津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式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尽管已经74岁,但她在台上的一段《康熙买马》,依旧中气十足,“现挂”天津元素博得全场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在接受新报记者采访时,这位北京评书的非遗传承人对于此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她也对非遗传承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刘兰芳说,要不是国家将曲艺的很多曲种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老演员在晚年传授技艺,恐怕很多曲艺即将失传。“前些年很多院团改制,很多老同志转到文化馆、图书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曲艺的发展和传承。我们国家有150个评书长书,很多都没留下来,留下来的都要好好整理、保护。”
  但刘兰芳说,培养新人确实很难很辛苦,“为一部长书在茶馆坐镇三五个月,甚至一年,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是基本功。今天我看到开幕式来的都是国家曲艺界的精英和他们的弟子,我很振奋。像我们的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少杰先生,他父亲李润杰是快板书的创始人,今天李少杰带了80个人一起打快板,真的让人感觉这个艺术后继有人。”
  刘兰芳说,非遗传承激励了老艺术家们老有所为,将自己的艺术全部奉献出来传给后人。她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工作中来。
  王毓宝 对曲艺的爱八十载不变
  在天津传承发展的各项曲艺门类中,天津时调是土生土长的天津曲种,代表着天津人“豪爽、包容”的性格。而十几岁就登台表演,已经唱了将近80年时调的王毓宝,可谓将天津时调唱遍全国,唱到了世界舞台。
  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式上,93岁的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王毓宝再度登台。她在后台告诉记者:“能参加非遗曲艺周的开幕演出很高兴,在后台看到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同行,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天津的曲艺人很高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毓宝致力于培养“天津时调”的接班人,她的学生从6岁到60多岁,可谓桃李满天下。王毓宝从30多岁开始带徒弟,到现在,正式、 非正式的徒弟已有上百人。她从来都是义务性的教导,从不收费。他说自己热爱舞台,作为非遗传承人,一定多培养学生,把天津时调艺术传承下去。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一个曲种要想传承下去,除了传授培养接班人,最关键的还源自自己的热爱,王毓宝告诉记者,自己十几岁随父学艺,至今还保有对曲艺的爱,“我现在腿脚不灵便了,眼睛也不太好。但是我对曲艺的爱从来没变,我也喜欢舞台,只要有机会我还愿意登台,看到台下观众的热情,听到他们的掌声,我觉得天津时调一定能继续传下去。”
  高玉琮 曲艺天津传承有天然优势
  全国非遗曲艺周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127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的集中会演。 而将此活动定址天津,也是对天津曲艺类非遗项目存续传承工作的肯定。著名曲艺理论家、曲艺作家高玉琮梳理了天津的曲艺发展历史,揭示了这座中国北方曲艺重镇的成因,“天津的曲艺蜚声全国,是我国北方的曲艺重镇、集聚地,并与北京曲艺构成了北方曲艺文化圈,在北方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与北京曲艺相比较,天津历史较短,但地理位置优越,外来人口众多,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所以,天津本土的曲种不多,可是,在天津曲艺史上外来曲种众多,且在天津得到迅速发展。”
  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至今,天津的天津时调、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相声都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这六个曲种中,只有天津时调是名副其实的本土曲种,而其他五个曲种主要诞生在外省市。为什么外省市曲种能够成为天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因为这些曲种在天津得以迅猛发展,并大多在天津产生了流派。这一切也正说明了天津曲艺也包括非遗项目的主要特点──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
  高玉琮以相声为例,解读了传统曲艺在天津的发展轨迹:“在相声界有公认的‘常氏’相声、‘马氏’相声、‘侯氏’相声,‘常氏’相声和‘马氏’相声在天津形成,‘侯氏’相声也是在天津起步。北京相声艺人把相声带到了天津,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天津籍本土艺人,相声在天津得到有序的传承。上世纪90年代,相声一度出现衰落。又是天津几位老演员成立了相声艺术团, 恢复了传统的小剧场演出, 带动了全国的‘茶馆相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相声再次繁荣。”与相声类似,梅花大鼓原称梅花调,而于1917年来天津演出的金万昌演唱的是经过改革的梅花调,并将这一曲种正式定名为梅花大鼓;京韵大鼓源于河北的木板大鼓,在天津经改革后形成京韵大鼓,并在天津产生了张小轩、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所创的四个流派,该曲种在曲艺演出中成为“攒底”节目;西河大鼓源头也是在河北,清同治九年,几个支系的代表人物来天津演出,这个曲种也是在天津定名,大多流派也是在天津形成。
  李治邦 非遗传承有推进也有隐忧
  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直言,曲艺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在积极推进,但也并不十分乐观,一定要让非遗传承人学会真本领、适应新市场。他介绍,现在不少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曲艺非遗项目,由于非遗传承人的短缺,造成项目传承无法进行,甚至濒临消失。“有些地方重视申报,却缺乏对传承的落实,使得项目有其名无其实。比如北京琴书,由于关学曾的成就巨大,北京琴书在北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关学曾去世后,传承就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即便有传承人演唱,但听起来跟关学曾大师差距明显。”他还指出,苏州评弹虽然演唱者很多,但在流派的继承上出现了短缺,少了领军人物。青海的青海越弦、天津的西城板、吉林朝鲜族的盘索里等都面临传承困难,学习者寥寥。
  天津在曲艺非遗项目方面的传承现状如何?李治邦介绍:“京韵大鼓在天津很有脉络,几十年的发展和传承涌现出刘派、白派、张派、少白派、骆派,可谓流派纷呈,姹紫嫣红。但现在少白派无人问津了,刘派在小岚云、 小映霞等一批表演艺术家谢世后,好在还有杨少杰、 张秋萍等在舞台上献艺,韩梅等新生代在迅速成长,但也后备实力薄弱。”骆派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骆玉笙把京韵大鼓推向了一个高峰。如今,骆派京韵大鼓国家级传承人陆倚琴、 刘春爱为骆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领军人就会有接班人,比如冯新蕊等。
  李治邦最后说:“曲艺的非遗传承需要被重视,需要名家传授,资金落实,学习踊跃,这几个环节不能缺少。天津相声的传承就是靠着小剧场团队,以老带新,有步骤、有目标、有方法地传承。其他非遗类曲艺项目要传承下去,必须要有落实的方法,要为传承搭一座活动舞台,让非遗传承人学会真本领、适应新市场。”

                              2018-06-11
                              (新闻来源: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