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中国曲艺节:薪火相传 坚守中传承

 
   
  

  正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曲艺节,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展演规模、水平与影响力都超过往届。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少四代800多名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登台献艺,文脉不断,薪火相传。
  在这次曲艺节上,与全国观众见面的方言剧《老街》,把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鼓儿哼、渔鼓道情、豫东琴书、河洛大鼓等地方主要曲艺种类集中在一起。
  河南省曲艺团团长袁满:让众多的人去了解曲艺、用这种载体,它的受众群一定会更大一些。
  相声名家戴志诚:曲艺的特点好多就是靠着方言, 服务当地的百姓, 用他自己当地的方言来表演,说故事、给你说人物,必须你得会扎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你才能创作出大家喜欢的艺术形式、才能传承。
  曲艺传承的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品格。今年64岁的高洪胜是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之子。父亲四次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志愿军官兵,为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非遗山东快书项目传承人高洪胜:第一次去(前线)演的是《武松打虎》,回来之后就编写了歌颂志愿军英雄事迹的作品叫《一车高粱米》。这之后又写了一大批紧跟时代的作品。那么作为我来讲,也是传承我父亲的优良传统,我也写了一系列歌颂我们部队生活的作品。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范军: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把老的一些段子、 一些好的作品传授给我们,我们说新唱新、讴歌我们的新时代、踏上我们的新征程、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在本届曲艺节上,还有很多中青年曲艺人同台演出,体现了“传帮带”的良好效果。庄丽芬已经参加了五届曲艺节,自己也从当年的年轻人成为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人。这次来天津,比当主演任务更重要的,就是帮助这些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演员尽快成长。
  福建省泉州市南音传承人庄丽芬:南音更需要口传心授,所以都是一代一代的老师这样带下来的。我们现在已经三、四十岁了,我们底下也有一些比较年轻的演员,我们也希望他们通过一些锻炼,一些实践满满的成长。
  中国曲艺节的舞台上,老中青少四代曲艺人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让文脉不断,薪火相传。

                              2018-03-30
                           (新闻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