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新则影视新、质量强则产业强。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业的蓬勃发展,围绕中国原创编剧问题众说纷纭。日前,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华为公司主办,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克拉玛依·为中国原创编剧加油”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中国原创编剧的困境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不能过分依赖IP
据论坛承办方龙标影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重在鼓励原创,孵化优秀作品,为中国影视创作注入来自基层的新鲜活力。”本届活动自征稿以来,先后收到368部投稿作品,由专业剧作家初评出30部入围复评, 再从中遴选出10部作品进入别开生面的创投路演。作者阐述剧本构思,知名编剧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现场提问,现场打分,现场揭晓,按得分多少入选最受关注扶持原创作品和扶持原创作品名单,第一名当场获得了扶持资金。
谈及原创,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说:“影视创作不能过分依赖IP,尽管好的IP有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但过度开发和依赖IP不是长久之计,会导致原创力的缺乏甚至丧失。”过度依赖IP会使市场盲目追求短期变现能力,从而没有人去深耕、打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隔段时间就会被翻拍,《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金庸作品更是不断地被重新演绎。故事还是那些故事,只不过是小鲜肉替代了老面孔,一代代人只能不断重温过往。长此以往,人们会产生惰性,不愿意也不肯下功夫进行创新。
IP存在的基础是好的内容,同样需要输出优质的东西才能维持IP本身的热度。例如近期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网剧《白夜追凶》,将一桩桩反映人性以及社会现实的案件展示给人们,让人们在感受紧张的剧情的同时思考社会、思考现实。“如果说非要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IP,还不如原创打造一个大IP,从创作层面精耕细作,让作品在创作初期就能深入人心。”制片人何健告诉记者。
原创编剧能力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基础
剧本乃一剧之本,原创编剧能力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说:“美国八大公司发展到今天,最强的都在做原创,世界上没有哪个公司可以靠拷贝别人成为大电影公司,而一个很大的电影公司如果没有原创能力,破产也不过是三五年的事。”
江苏省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陈吉德说:“提升编剧原创能力首先要完善版权法等法律制度,其次媒体不要一味爆炒无聊的翻拍剧,要鼓励创作有价值的东西,为原创编剧提供良好的环境。”
原创编剧的持续发展需要奖励制度给予资金和平台支持。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重要的电影节如百花奖、大学生电影节等不设编剧奖,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提到电影学院与知名影视公司合作,设立金字奖面向学生编剧,鼓励学生把作业当成作品认真对待。在这一制度的激励下,学生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有些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奖近40次。
在学院和高校培养编剧人才的过程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引导。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说,现实主义创作是一种精神,外壳可以是各种题材,天马行空地回到任何年代,但是内在一定要有那些让自己感动过、震撼过、心痛过的东西,“我教编剧一开始不会教什么技巧,而是首先让学生用一两千字写出生命当中最喜欢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先把这个写了,后面再去虚构。我希望最好的东西是先把自己打动,自己激动了,自己痛了,自己快乐了,才能激励别人”。
讲好故事是创作的核心
中国电影市场中,大制作屡见不鲜,好制作却依然缺乏,有特效有明星有宣传却无法赢得观众,归根结底是本末倒置,没有讲好故事。
好故事来自深入生活。陈吉德说:“正所谓深入生活天地宽,扎根人民才有作为。深入生活从表层上讲是到一个地方去住一段时间, 但最根本的是编剧要开阔知识视野, 提升自己对问题的穿透力,找到一种评价生活、看待问题的特殊视角和观点。现在的编剧还普遍缺乏常识,应该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社会知识,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杂家。”
黄丹说:“编剧要有关注社会的态度,对事件的概括能力和对人物以及社会的理解。现实主义是编剧的基本功,必须从这里出发,然后驾驭其他题材才能更灿烂。”谈到自己做编剧的经验,他提到,在制作一部以新疆为背景的片子中,为了塑造片中的一个人物,他先后带领近60人冬天去阿勒泰地区,夏天去伊犁地区,才写出了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比较好的人物形象。杨晓林也强调了这一点,为了写《洪泽湖》,他先后到当地采风五六次,甚至和一些渔民一起住在他们的村子边,晚上村民各家炒点菜,大家一起喝酒。通过深入采访,杨晓林熟悉了水上人家的生活,之后再写剧本就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
没有真情实感的故事只是一个空壳。黄丹说:“任何题材的电影,情感都是最基本的。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把真故事写成假的。科幻、玄幻、穿越等题材的电影既应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应该反映正常人物的情感,如果情感也是假的,故事就会垮掉。”IP再强大,也是由一个强大的故事支撑起来的。归根结底,讲好故事是创作的核心,提升编剧原创力是影视产业发展的根本。
2018-01-03
(新闻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