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非遗传承·匠心对话”高峰论坛举行

 
     
  

  5月28日至6月1日,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作为本次会议组成部分,30日上午,一带一路条件下的非遗传承与发展,“非遗传承·匠心对话”高峰论坛举行,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投资、国际、发展。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复旦大学教授、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杜晓帆,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和平等发表演讲。
  论坛就非遗文化全球传播体系构建,非遗产业国际贸易平台建设,非遗产业的资本化运作,产业服务平台建设,非遗产业海外上市, 跨界融合,创新驱动, 互联网营销等话题进行交流分享,同时发布中国非遗大数据项目,文化产业保护创新项目。
  正值端午佳节,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演讲。陶教授从一篇“别小看了端午粽子”的小文开篇,与大家分享民俗文化研究心得,以及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见解和思考。陶教授批评恶搞、 庸俗化传统节日的现象, 不赞同把端午节变成爱国主义教育节、七夕变作中国情人节。他说:“粽子,可以和古琴、昆曲媲美,它是大众的、民俗的。端午文化传承几千年,端午节也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东亚很多国家的节日。端午节节物众多,很多已经形成产业,关乎文化、饮食、卫生、旅游等众多行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要从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挖掘、重视传承、扶持发展为基础。”

                             2017-06-04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