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统筹,做好试点工作,2016年11月28日,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办 “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建设培训班。 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以及承担“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建设任务的15个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代表参加培训班。
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向基层的数字资源传输通道 , 提高文化共享工程入户率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展中心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项目,文化部、财政部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中设立“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建设方向支持该项目试点。为指导试点省份做好有关工作,发展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项目建设的函》,对试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细化。
本次培训班上,各试点省份汇报了本省2013—2015年度“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建设情况,同时从试点任务、主要内容、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组织保障等方面汇报了2016年建设实施方案。专家组逐一进行了点评指导。本着从严要求的原则, 专家组最终同意辽宁省分中心等8家单位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评审。专家组认为,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通过新媒体手段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15分钟服务圈”、“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较好效果。 有关试点省份基于网络电视发展提出的实施方案在资源建设的特色化、 项目推进的融合化、 主题活动中心化、 服务的分众化、题材选取的专题化等五个方面有亮点,项目实施体现了资源使用的互动性、工作机制的创新性。建议进一步加强协调机制建设,统筹考虑资源征集问题,通过培训提升业务技术骨干水平。
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就试点省份的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在“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建设中,要注重对已有资源的梳理和二次开发, 整合公共文化体系内的优质资源、采集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资源, 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实用性;二是利用多渠道推送节目,提高共享工程入户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充分利用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各省互相借鉴经验、加强管理和培训,紧扣重大主题策划相关活动,做好服务推广和运维工作。
2016-12-08
(新闻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