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600分钟“浓缩大观”回味中国戏曲600年之美

 
     
  

  荟萃了二十折来自天南地北的经典戏曲折子戏、由七个省市九个剧种的十四位当今戏曲界代表人物共同呈现的“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21日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正式开演。这部活化的中国戏曲“浓缩大观”将分3天“回味”中国戏曲600年之美。
  20折戏覆盖了生旦净丑、 唱念做打, 都是14位艺术名家自认为最能够代表剧种特色、 凸显戏曲 “一桌二椅”传统的剧目。 其中, 有艺术家们千锤百炼、 久演不衰的“看家戏”, 有许久未碰、却一直琢磨的“心爱戏”,有经艺术家们之手重新整理、拯救回的“濒危戏”,也有一直想演、却没有机会实现的“梦想戏”。
  “这不是一个拼盘的概念,而是有主题的。这14位艺术家都是在传统和新编之间游刃有余的,他们回来再演传统戏, 其实是有更深的对传统的理解在里面。” “600分钟600年——中国戏曲经典名家盛荟”的制作人吕俊说。
  当晚, 由国家一级演员曾静萍演绎的独角戏《玉真行》就让梨园戏这一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活化石”重焕生机。据介绍,梨园戏是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保留着与京昆系统全然不同的表演形式;《玉真行》更是当代梨园戏演员从老艺人手里抢救出来的濒危剧目。
  “几百年积累而来的聪明才智使中国戏曲演员具备了独门绝艺 : 无中生有、 引人入戏。 那些极少数能成为‘大角儿’的戏曲演员,在‘做戏’的火候上都有绝门秘方,不但身怀绝艺、功底过硬,更引人入胜的是刻画人物生动曼妙、 令人着迷却无法破解,”吕俊说,“我们希望通过600分钟让大家重新发现拥有数百年渊源的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化繁为简、无中生有’。”

                               2016-10-30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