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最新报告:数据驱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链正成型
 
     
  

  4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指导、 上海图书馆主办的“大数据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讨会暨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上海图书馆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研讨会上发布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研究报告。报告分析指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大数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成效突出,而大数据的开放化社会化创新在激发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政府治理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和个人数据的共享利用,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更趋向个性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数据驱动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链正逐步成型。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已开始积极利用大数据在洞察文化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展现出了数据驱动、社会化生产、开放共享等多种新模式和新趋势。
  该报告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在顶层设计、 治理能效、 应用创新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 提出了构建总体发展框架, 制定“国家公共文化大数据行动计划”,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需求导向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和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编制《国内外公共文化大数据实践案例年度报告》,设立国家公共文化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十大对策建议,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文化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 “ 云开千朵 , 于此独妍 —— 大数据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展 ”, 展出 “ 上海文化云”APP、“市民数字阅读”APP、微信和支付宝平台的“微阅读”频道、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航拍无人机等, 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互动, 展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新概念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带来的新变化。

                                   2015-12-15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