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国家大剧院举办首届国际戏剧季戏剧论坛
 
     
  

  随着国家大剧院首个国际戏剧季渐入高潮,由大剧院举办的戏剧论坛也于9月7日正式拉开帷幕。当天论坛聚焦当前新创作戏剧的题材与发展趋向,数十位院团管理者,著名导演、编剧,戏剧评论家,参演剧团代表和媒体齐聚一堂,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真知灼见。大剧院举办此次论坛,旨在为戏剧人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促成业界的高端对话与合作,推动中国戏剧的进一步发展。
  高峰论坛结合公益活动 为首个国际戏剧季添翼
  开幕近八年来,“歌、乐、舞、剧、戏”一直是国家大剧院主打的五大艺术门类。围绕这五大门类,大剧院推出的一系列主题艺术节,如歌剧节、舞蹈节、五月音乐节、漫步经典、交响乐之春等,都办得风生水起,形成了很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今年,大剧院继续发挥平台优势, 重磅打造首个国际戏剧季,在长达110天里,荟萃95场戏剧佳作,在全世界范围“淘宝”,甄选了来自英国、 法国、德国、以色列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精品,打造了一场戏剧艺术的饕餮盛宴。作为中国戏剧文化的重埠,近年来北京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戏剧节层出不穷,大剧院此次主办的国际戏剧季无论在演出规模、艺术成色,还是在剧目的广博度上,都让很多专业人士竖起了大拇指,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戏剧精品集群式呈现。
  过去几十天里,观众迎来了目不暇接的戏剧飨宴的熏陶和浸润,大剧院特别策划的五大戏剧板块,让他们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风光。“经典·国际风尚”板块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精品,领跑戏剧发展潮流,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以色列卡梅尔剧团等百年名团的看家之作让观众大呼过瘾。“华梦·中国演绎”板块则吹响国内两岸三地实力院团的集结号,代表中国本土顶尖水准的经典作品轮番上演,其中荣获“第二十三届香港舞台剧奖”六大权威奖项的《都是龙袍惹的祸》叫好又叫座。而国家大剧院自制剧目《样式雷》则领衔“原创·从此精彩”板块,彰显中国戏剧的创作活力。“合璧·东西交融”板块和“青年·时代精神”板块更探索当代戏剧发展创新的无限可能性。据统计,戏剧季演出已渐入佳境,票房飘红,前期销售率达82%。
  舞台上演出异彩纷呈,舞台下大剧院还为专业人士搭建一个共话戏剧发展的高端平台,在戏剧季期间推出两场戏剧论坛。9月7日举办的场次为第一单元,由大剧院艺术总监徐晓钟主持,研讨当下“新创作戏剧的题材与发展趋向”。 9月下旬还将举办第二单元, 由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召集戏剧人共话“戏剧的民族化发展”。 此外,本届戏剧季还策划了一系列戏剧公益普及活动, 包括各类展览、 演后谈,及走进社区和校园的“戏剧工作坊”、“戏剧讲座”,为首届国际戏剧季添翼增彩。
  众名家“头脑风暴” 推动当代戏剧发展
  9月7日的论坛吸引到众多戏剧人参与,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率先发言,著名导演王晓鹰、陈薪伊、易立明、张曼君,编剧喻荣军等艺术家大方分享创作经验,中国国家话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河北梆子剧团的管理者畅谈体会,更有参演戏剧季演出的剧目代表,《都是龙袍惹的祸》编剧潘惠森、《祖传秘方》导演蔡菊辉等争相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头脑风暴”持续了近5个小时才结束。
  论坛的主题是“当前新创作戏剧的题材与发展趋向”,与会成员围绕当下戏剧创作的题材与内容选择、新制作剧目的前景和推广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少与会学者还提出,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将对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良性助推作用。戏剧艺术,源远流长,魅力独特,风靡中外,大剧院从世界范围内和中国本土精选最杰出的剧团、最经典的作品、最优秀的舞台艺术,对于戏剧艺术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推动、一种扶植,能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戏剧艺术,营造北京作为戏剧之都的浓厚的艺术氛围。徐晓钟表示:“戏剧季,就是为要观众开阔视野,让他们近距离地感受当代舞台艺术的面貌,吸收全世界戏剧艺术中有价值的文化财富。”
  与会专家们也尤为珍视参加此次戏剧论坛的机会。他们纷纷表示,大剧院提供一个展现戏剧创作发展的交流平台,帮助戏剧家们充分把握业界前沿动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探索中国戏剧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提出:“论坛讨论的都是中国戏剧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大剧院发挥资源优势,召集全国的戏剧力量相互交流,相互激发,为当下的戏剧创作和发展出谋划策,打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平台。”
  据悉,本次国际戏剧季持续至9月27日,大剧院还将继续上演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的《推销员之死》、 英国空动剧团的《战火玫瑰》、国家话剧院的两部精品话剧《长夜》和《红色》、大剧院新编史诗京剧《赤壁》等异彩纷呈的精品佳作。

                                   2015-09-1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