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未来在青年人才
 
 


 
     
  

  “世纪转换之际的当代舞台艺术,尤其是民族传统戏曲,曾经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市场的挤压、观众的萎缩、人才的凋零都使得戏曲艺术的发展变得步履维艰。这其中,优秀青年创作人才匮乏,特别是某些门类专业人才的断层,更使人忧心忡忡。”这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的担忧,也是中国戏剧人的担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剧协联合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剧协等单位,自2011年起连续开设了编剧、导演、音乐、评论和舞美5期全国青年戏剧创作高端人才研修班(以下简称“青研班”)。
  日前,5期青研班的近300名学员齐聚上海,参加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以下简称“青创会”),交流学习成果,共商创作方向。“这是全国青年戏剧队伍的一次会师,也是中国戏剧创作力量的一次集结,更是中国青年戏剧人才文化担当的一次动员和新的出征。”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说。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1年起,青研班先后开设了5期, 针对的都是当前戏剧最基础的门类与后续人才最缺乏的专业,关注的是近年来制约和影响戏剧艺术的突出的问题与环节。
  为了给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青研班共聘请了百余位专家、学者担任导师, 作家王蒙、王安忆、毕飞宇,剧作家郭启宏、孟冰、郑怀兴,导演李前宽、曹其敬、张继钢、査明哲,戏曲音乐家朱绍玉、何占豪、朱维英,评论家仲呈祥、董健、毛时安、尹鸿,舞台美术家刘元声、刘杏林、高广健等,都在教师名单中。
  5期青研班共培养学员近300名,均为年龄45岁以下、来自一线的创作中坚,涵盖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30个省区市、军队院校及十余所高校。
  “这种面向全国的高层次学员、师资和高度集中的研修是罕见的。对上海戏剧学院来说,青研班的招生、教学都和各个院系的专业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了学院教学的发展,在实践当中探索了新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说。
  回忆5年来的教学经历,联想起5年前后的忧患与欣喜,尚长荣用“心中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举办研修班是一个代际转换的战略性决策。”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戏剧创作高端人才研修中心主任罗怀臻说。他非常看重青研班对于未来中国戏剧发展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此次青创会将见证一个时代的转换,戏剧创作的重心转移到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身上。”
  五年的漂亮成绩单
  青创会上,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各个研修班学员交出的一份份漂亮成绩单。 5年来,从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的领奖台到梅花奖的竞赛场,从中国艺术节到中国戏剧节,从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到处都有青研班学员的身影。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欧美多国,到处都有青研班学员的作品在上演。
  据不完全统计,青编班30名正式学员5年来共创作剧作600多部,其中上演或发表300多部,100多部已经与有关院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有的已经投入排练即将公演。 5年间,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共评选两届,10多部获奖作品中,青编班学员作品占了5部;2012年11月至今, 青导班学员独立导演或合作导演戏剧作品共286部,先后获得各类大小奖项182项之多,其中包括国际性、国家级奖项76项,省级奖项106项;自青音班、青评班、青美班结业至今,各班学员独立创作或参与合作的已上演、发表、摄制、出版的作品同样数量可观,且在相关领域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精彩、辉煌、感人、振奋”,罗怀臻用这8个字表达了对这些学员们成绩的褒奖和肯定。
  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市场大潮下,有些院团奉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宁可使用著名编剧、大牌导演,也不愿放手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罗怀臻说,“重大戏剧奖项被成名艺术家包揽,评奖时不同院团选送的多部作品甚至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而另一边,年轻的创作者没有足够的实践平台,在重大题材和严肃创作中缺席,一些剧团甚至不再设立导演、编剧等专职岗位。不少青年编剧只能给一些小剧团创作剧本,在商业戏剧中“刷存在感”,作品在市场上或能取得不错的反馈,却在专业领域无法获得足够的认同。
  5年来,青研班最大的成果是将戏剧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 让创作形成合力。“随着每一个班的逐年开办,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并形成了5个班老师、同学通力合作的一大亮点。” 青编班班长、河南省剧协秘书长陈涌泉举例说,郑州市豫剧院刚搬上舞台的大型豫剧现代戏《都市阳光》,由中国剧协副主席,同时分别为青编班、青导班班主任的罗怀臻、王晓鹰领衔挂帅,其编导音舞美都由青编班、青导班、青音班和青美班学员担纲,正式发表的该剧第一篇剧评来自青评班的学员。
  “办班之初就期待各专业之间形成一种合力,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实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编、导、音、美、评全方位的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五个方面生力军的汇聚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陈涌泉激动地说。
  “戏剧艺术的可能性远远超出我们既有的经验。要开创中国戏剧的未来,我们需要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兼容并蓄和通力合作。”青研班导师代表王晓鹰希望,青年戏剧人不要单纯为了群体的欢聚而欢聚,为了某一个戏的合作而合作,而是应该“有一种情结、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中国戏剧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深度,中国戏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将在你们的努力付出中完成。”

                                  2015-06-1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