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春雨大讲堂着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骨干培训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有关加强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的要求,提高地级文化馆(群艺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保障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由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文化部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承办的2015年春雨工程“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地级文化(群艺)馆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影像制作培训班”于5月17日至23日在上海举办, 来自全国五个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0名文化(群艺)馆骨干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着眼于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方向,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格局之下,既有国家层面宏观发展的解读阐释,又有针对具体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影像制作的专业授课,这对开阔基层文化骨干发展视野、提高影像制作技术水平,从而更加实际有效地开展具体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权益保障处处长关红雯以“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为题,详细地解读了近年来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扶持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落后情况显著改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加,群众文艺创作和民间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为学员们展现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处处长赵保颖以“文化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交流”为题,从“数字文化馆-现代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文化馆启动数字资源建设的契机”“中国文化馆协会”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工作和今后文化馆事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安排向学员们做了充实而生动的讲解,让大家明晰了前进方向、摸准了发展动向,更看到了文化馆人大有作为的发展契机。
  而在影像制作专业方面,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国家一级摄影(像)师徐晓毅、高级记者朱海平,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技术总监、教授金勇,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臧云霄老师分别为大家上了“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的影像拍摄”“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的影视制作与案例教学”“群文活动影视视听语言的编辑与合成”“影像版权保护中需注意的法律问题”等课程,以实际案例和现场操作相结合,为学员们展示了专业制作过程需要掌握的审美判断、基本规范、方法技巧等,并且把他们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大家,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经过几天的学习交流,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也与专家们结下了友谊,大家互留通讯方式,约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问题还会相互请教、探讨。来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群众艺术馆的学员乌仁陶迪说:“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非常大, 不仅认识了很多同仁, 和大家成为了朋友,从专家那里收获了知识,更学到了制作技术方面宝贵的经验,真心希望能多参加这种培训。”
  此次培训班为2015年春雨大讲堂的活动之一,针对边疆民族地区迫切需要文化智力支持和培训服务的实际情况,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也为各自治区文化馆之间的学习交流创建了平台,特别是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手段等实现群文影像资源的记录存储,可以使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工作更好地立足地方彰显民族特色。

                                2015-05-29
                                   (新闻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