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李希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暨《李希凡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6月21日,“李希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暨《李希凡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文化部原代部长、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冯其庸,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中宣部原副部长翟泰丰,全国政协常委、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山东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袁世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分别在会上讲话,向李希凡先生致以祝贺。座谈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主持。
  李希凡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红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终身研究员。李希凡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期间,就聆听了杨向奎、 王仲荦、 萧涤非、冯沅君、陆侃如等名师的教诲,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大学二年级时, 李希凡先生就撰写了论文《典型人物的创造》,成为 《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出自学生之手的文章。1954年,《文史哲》第2期发表了李希凡先生的《略谈〈水浒〉评价问题》。同年5月,针对《红楼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李希凡先生与蓝翎先生合作撰写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刊登在《文史哲》1954年的第9期上,此文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热切关注。于是, 在红学界后来有了关于“小人物”的故事,也有了他与“红学”的结缘。1954年这一系列学术成果的问世,标志着李希凡先生在学术领域六十年辛勤耕耘的开始。
  李希凡先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坚定信仰,并本着知识分子学术批评的诚挚与责任,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在50年代提出的学术观点。 即《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伟大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作品, 而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色空” 这类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 《红楼梦》的“基本观念”,《红楼梦》不是“自然主义”的作品,《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对封建阶级的腐朽生活以及伦理道德的暴露和批判确实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它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特别是贾宝玉的形象与精神风貌,不只具有叛逆性的倾向,还显示了富于人性觉醒的新内涵;也不否认《红楼梦》中渗透在艺术形象里的一些观念和情绪也的确渲染着一定的虚无宿命色彩。这些都曾在红学批评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并引发了红学方法论的变革。 冯其庸先生曾说过:“用唯物主义的研究取代唯心主义的研究, 这是方法论的变革。应该说,《红楼梦》研究成为新的面貌,就是从李希凡他们的文章开始的。”李希凡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拓宽了红学的视野,推动了红学在新的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此外,在如典型论、《红楼梦》的创作方法、 无名氏的续书等方面,李希凡先生的观点也影响深远。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学术素养的层层积淀, 李希凡先生在坚持对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那些基本观点”做进一步阐发的同时, 由于沉潜于《红楼梦》的艺术魅力,集中对《红楼梦》艺术世界和人物形象作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评论,试图解读这部伟大作品的真、善、美,并在红学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李希凡先生的主要红学著作有:《红楼梦评论集》、《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说“情”——红楼梦意境探微》、《红楼梦艺术世界》、《传神文笔足千秋》、《沉沙集:李希凡论红楼梦及中国古典小说》等。此外,他还与冯其庸先生一起主编了《红楼梦学刊》、《红楼梦大辞典》等。
  李希凡先生还曾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潜心研究鲁迅,终于实现了他把在“读鲁迅”的长期学习中积累的感受、体会与认识写出来的宿愿,并完成了他的两本专著——《〈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和《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此外, 从1955年至1986年, 李希凡先生一直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就现当代文艺作品与文艺理论问题做出过许多有影响力的评论,先后出版了《弦外集》、《论“人”和“现实”》、《管见集》、《寸心集》、《题材、思想、艺术》、《京门剧谈》、《文艺漫笔》、《文艺漫笔续编》、《艺文絮语》等。他主编的《图说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以及《中华艺术通史》等也颇受学界与社会的欢迎。
  《李希凡文集》(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1月出版),煌煌七卷,逾400万字。第一卷《中国古典小说论丛》,第二卷《红楼梦人物论》,第三卷《论鲁迅的“五种创作”》,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第五卷《艺术评论集》,第六卷《序跋、随笔、散文》,第七卷《往事回眸》,真实地展现了李希凡先生一生著述的全貌,凝聚了李希凡先生毕生的心血和智慧。 通过这套《文集》, 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李希凡先生六十年学术研究的历程和成就,了解他在当代红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卓越贡献,了解他对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诸多建树,也可以清晰地了解他在时代大潮中的命运、遭际及情怀,他的文化人生和心路历程。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观测新中国文艺批评的历史风云,见证新中国文学艺术是如何在激烈的思想论争、理论交锋中发展前进。
  李希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可以说,他过去的这六十年,是追求学术人生的六十年,也是他肩负着学术责任与历史使命的六十年。

                                    2014-06-24
                                 (新闻来源:国家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