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天津美术馆举办的原名彦智勇、艺名彦子八毛的展览,很受好评。彦子八毛,1962年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八岁学书法,十几岁便开始随父学画,从此历经三十三年笔耕不辍。1983年,彦智勇考入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次年入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学习,并且得到黄胄老师的指导。
彦智勇对记者说,和黄胄的师生缘,源于1984年的黄胄天津画展。在那次画展上,我第一次看见了黄老的新疆风情画,令我十分钦佩。毛驴、弹琴的老者、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少女,生动而逼真,呼之欲出。当时我就想,自己如若有一天能画出这些作品,该多好啊!彦智勇说,实在话,我当初并不懂得什么叫节令,什么叫时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老师所聊的东西综合起来。老师非常随和。他说:“想要画好,首先要有生活,没有生活,是玩不转的。”彦智勇还说,那次交谈,时间虽然很短,但“画画要有生活”这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当时也曾想过,毕业要到深圳特区去,或者到新疆去,这在当时也是个大胆的想法。
彦智勇说,1986年到1995年,我在新疆喀什创立了私立美术班,九年之中,我为喀什培养了80余名美术工作者, 其中有20多名考上了全国及新疆的美术院校。1991年5月,我带了20多张创作作品回家省亲,抽空去北京拜访了黄胄老师。我记得那天在炎黄艺术馆一个尚未竣工的房子里,我与黄胄老师相见。那些作品,黄老都仔细地看过了,还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是于199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此外,我还到陕北、西安、兰州、麦积山、敦煌石窟、格尔木、花土沟等,并翻越阿尔金山,到若羌、且末、和田、喀什、 喀什库尔干,从阿里直至拉萨, 体验生活,每年要往返两次。在寂寞的西部无数次穿行中,我弄懂了什么叫“中国画”,这也是我要对生活感谢的地方。
2014-04-02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