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将携手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空降国家大剧院,与青年钢琴家王羽佳同台演出带来一场最耀眼的交响盛宴。
当皇家乐团遇到“调色师”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1946年由托马斯·比切姆爵士创立,1966年英国女王为乐团冠上“皇家”头衔,奠定了其在英国乐坛无可替代的地位。 乐团以丰富、 流畅的音色和近乎完美的配合以及对经典曲目的驾驭能力征服了世界。如今,在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的调教下,乐团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独特“性格”与“色彩”。
迪图瓦自称“中国通”,近年多次率领乐团来中国巡演, 广为中国乐迷所熟知。 作为世界排名前五的指挥家,他执掌费城交响乐团32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25年,演出足迹已足够环绕地球一周。迪图瓦手中的指挥棒似乎有一种魔力,无论他去哪个乐团,都能迅速把这个乐团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相信乐迷非常有理由期待,通过四年亲密无间的合作,皇家交响乐团与“调色师”磨合出的神奇之声。
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
本次来华, 乐团特地为乐迷们准备了一场丰富的交响盛宴。 从曲目单不难看出,演奏曲目从古典主义到印象派跨越百年历史:上半场乐团将演绎古典主义代表作之一的交响序曲《芬格尔岩洞》以及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下半场则是迪图瓦尤为擅长的法国作品, 印象派音乐创始者德彪西的《大海》和拉威尔的《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号组曲。
这次的曲目中有两首作品与“大海”主题有关,但这两首作品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音乐时期,音乐风格自然也不同。《芬格尔岩洞》序曲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之作,是作曲家门德尔松在苏格兰的旅途中看到海浪侵袭着巨大的岩洞有感而发,滔天的巨浪与震耳欲聋的声响成为这首交响乐里动人心魄的诗歌,美丽得无法形容,令人只能陶醉在乐声之中。而《大海》组曲是最典型的印象派作品,海洋在德彪西的笔下则极富梦幻诗意,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和谐的发展表現出寂静、优美、激情、力量等如万花筒的变化。如此丰富的音乐表情,令听众已不会注意变奏的形式,而真切地沉醉于德彪西所准备的梦幻世界中。
王羽佳:第一次在家乡演绎“贝四”
本次演出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是王羽佳与迪图瓦的合作奏响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迪图瓦与王羽佳已经合作过上百场音乐会, 彼此配合默契。王羽佳曾经说过, 在合作过的指挥家中最感激、帮助她最多的人也是迪图瓦。 迪图瓦也曾经公开褒扬王羽佳是 “技术高超得无法想象的天才”。这也将是北京女孩王羽佳第一次在自己家乡的大剧院演奏 “贝四”。2005年的王羽佳正是凭借这首曲子, 替代不能演出的罗马尼亚钢琴家拉杜·鲁普(Radu Lupu)与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乐团合作, 被加拿大媒体称为“一颗巨星的诞生”。想必王羽佳此次回到家乡,同熟悉的指挥与乐团合作,将会有更加令人期待的精彩效果。
2013-06-27
(新闻来源:文化传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