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

 
  

  8月2日至11日, 一年一度的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精彩上演,来自中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的6支高水平合唱团为观众带来西方经典合唱曲目和中国传统民歌等多种风格和形式的精彩演出。
  合唱大国却不是合唱强国
  作为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合唱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中国人而言,合唱更是一种拥有广泛参与度的文化活动。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虽是一个合唱大国,却不是一个合唱强国,我们的合唱水平与欧洲传统合唱强国甚至是近邻日本都有着一段差距。
  究其原因,业余合唱团缺乏专业指导、合唱作品创作有限、国民音乐教育基础有待提高等,都制约了我国整体合唱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在演出市场中,拥有最广泛受众的合唱却是历来最受忽视的艺术形式。如果浏览一下国内一些重要剧场的年度演出安排,不难发现合唱类的演出少之又少,而优秀的国际级合唱团在国内的演出更是凤毛麟角。
  合唱在剧院舞台上的稀缺,限制了合唱艺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静茂说:“在中国,很多人从幼儿园和小学就开始参与合唱,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是有一定合唱基础的,但这个基础是群众歌曲的基础,歌咏活动的基础。对于歌咏活动而言,作品相对简单,人人都能参与,但在这个基础上追求高精尖的话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演唱技术、专业程度、演唱者自身的条件和天赋等等。对于中国的合唱普及,现在一方面是作品的普及,要展现给观众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合唱作品,另一方面是合唱团水平的提高,要不断向高品质、高水平的层次迈进。”
  据国家大剧院市场部工作人员统计,合唱类的演出往往是上座率最高的演出类型之一,表明了观众对合唱的喜爱。音乐评论人王纪宴则认为,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合唱的推广也需要好的演出来激发普通观众的兴趣,虽然目前多数合唱的爱好者和参与者是业余人群,但是要体现出合唱的魅力还是需要专业的合唱团体,有的观众可能会因为几场好的演出而受到激发, 从此成为合唱关注者甚至是参与者;另一方面,高水准合唱演出的缺乏也限制了人们认识合唱艺术的机会,现在有不少业余合唱团甚至还分不清合唱与齐唱,这就要求我们的合唱爱好者能更多地观看到更专业的演出,拓宽视野。
  把高水平的合唱团请进来
  从2009年创立第一届八月合唱节至今, 国家大剧院已经连续4年推出这项系列演出活动。在谈到设立八月合唱节的初衷时,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表示:“国家大剧院承担着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艺术服务的职责。按照音乐体裁,国家大剧院已有专门针对歌剧的歌剧节,有侧重室内乐的五月音乐节,有针对交响乐的交响乐之春,八月合唱节则是为合唱专门设计的。从策划之初,国家大剧院就着力于将这一合唱节打造成为高水平、高品质的合唱平台,为公众提供具有导向性的合唱音乐会。”
  纵览这四届合唱节的参演团队名单,每年来到国家大剧院的国内外合唱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在2010年加盟第二届八月合唱节的夜莺女子合唱团就来自合唱传统强国芬兰,她们的演出在展示了精湛合唱技巧的同时深具感染力,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合唱节则力邀奥地利威尔顿童声合唱团,让观众领略了来自音乐王国奥地利的童声合唱魅力;而今年的牛津大学合唱团、西班牙B vocal无伴奏合唱团等也都各具特色。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长黄小曼说:“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搭配,合唱团的数量虽然不大,但在艺术上却是百花齐放, 每一个合唱团都有不同的特点,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体验合唱艺术, 从作品中感受合唱团对艺术追求的理念,这对于业余爱好者也是一次体验的机会。”黄小曼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艺术就像是金字塔,群众基础决定了金字塔的规模,塔尖的位置则决定了金字塔的高度,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的目标就是引入塔尖水平的合唱团来演出,进而活跃我们整个合唱领域,促进合唱水平的提升。”
  作品质优票价更廉
  本届合唱节邀请到牛津大学合唱团、 西班牙B vocal无伴奏合唱团、德国斯图加特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台北爱乐合唱团和国家大剧院合唱团6支合唱团。这6支合唱团纷纷拿出各自的看家作品。
  来自老牌合唱强国英国的牛津大学合唱团, 有着超过500年的历史并始终紧跟时代。在8月2日的开幕式演出中,牛津大学合唱团首先演唱了埃尔加、帕里、沃恩·威廉姆斯等作曲家的合唱名作,展示了英国合唱的传统,音乐会的下半场合唱团为观众带来了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哈利·波特》中的合唱配乐和披头士乐队的代表作《昨天》等流行音乐作品。 演出现场, 许多跟着父母来听音乐会的孩子也难得地对整场演唱都保持了注意力。
  来自西班牙的B vocal无伴奏合唱团对青少年观众的吸引力更强大。 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结合了戏剧元素,并穿插各种出奇的桥段,让观众在彻底放松和愉悦过程中体会到人声的独特魅力。年轻的观众惊奇地发现,原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作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不可攀,高端的音乐和人们的距离竟如此之近。
  考虑到合唱节的受众,国家大剧院也力求让这项音乐盛事更加亲民。在票价设置方面,最低票价只有50元,且占到了总数的近三成,同时开放了学生池座票、套票折扣等形式,将观众欣赏精彩合唱演出的门槛降得更低。杨静茂说:“如何更广泛地‘接地气’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长远问题。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社会团体能够加入进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合唱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欣赏合唱专家支招
  一场成功的合唱音乐会,需要台上与台下共同营造和维护。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合唱艺术总监吴灵芬说:“一支好的合唱队要有可听性、 渗透性,声音能够让你着迷、感动;而一个好的观众就如同老师,能够鼓励台上的合唱队员充满信心地去演唱。我曾经提倡过一个口号‘合唱里没有我,只有我们’,现在我又特别强调在合唱当中滋养心灵这一个理念,就是说大家不仅能够从声音中享受到快乐,同时也能够增强团队意识。”
  王纪宴说:“虽然合唱是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但是西方的合唱艺术还需要观众做些功课和准备才能够发现它的妙处。观众的反应可以直接影响演唱者的情绪。即使演出再精彩,台下有观众离场,也会降低演唱的气势和水准。”
  黄小曼介绍:“合唱必须要先‘合’起来。在合唱中寻找声音的共性,所有人对歌曲的理解、所表现的音乐律动都要在统一的音乐感觉里,才能达到所需要的和谐。”
                                       2012-08-07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