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港澳人士建言文化建设与交流

 
  

  日前举办的 “艺海流金——走近敦煌”与港澳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上, 多位港澳文化界人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各自领域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分享,并对港澳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文化机构的公共功能
  创立于1962年的香港艺术馆,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博物馆之一,主要展出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 香港艺术馆总馆长谭美儿以该馆近年来策划的“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 “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颐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等几个主题展览为例,介绍了香港艺术馆的策展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布展和解说,将展览与观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参观艺术馆成为一种兼备教育、美感、思考和文化内容的体验。” 谭美儿说。
  记者看到,香港艺术馆的展览介绍图文并茂、活泼有趣,极具吸引力。对此,谭美儿表示,将艺术普及于群众向来是香港艺术馆的主要工作方针,其不但在展览策划上注意与民众结合,还安排了很多配合展览的教育及推广活动,希望藉此提升市民欣赏艺术的水平和能力,加深公众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和兴趣,把艺术推广到社会各个阶层。“博物馆工作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老师和学生也都需要进行艺术欣赏的基本训练。”谭美儿说,有一次,古代书画和当代艺术同时在艺术馆展出,某学校校长禁止前来参观的孩子去看当代艺术展,因为那些展品“不正经”。“你看,就连校长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
  作为全香港公共图书馆的中枢系统及资讯中心,香港中央图书馆拥有强大的参考馆藏,在数字化和多媒体资讯系统应用上也做得不错,每天吸引众多香港民众前来。香港中央图书馆总馆长刘淑芬说,除了资料的保存,香港中央图书馆每年的公众推广活动也十分丰富,包括与演艺机构、博物馆合作办展,对藏书进行更深的阐释,举办“文学节”等。此外,图书馆每年都会对读者建议进行讨论,购买他们想要的书籍。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余昭科也强调文化必须走入大众、走入民心。他说,2001年香港中乐团举办“香港胡琴节”时,对演出票房有些担心。后来,主办者邀请了千余人共同演奏二胡,结果引起了包括很多香港媒体在内的全世界63家媒体的关注。最后,不但音乐会的票全部卖出,中国民乐在香港的地位也提升了一大截。“后来的鼓乐节、笛箫节基本沿袭这个模式,均获得很好效果,越来越多香港青少年加入到民乐学习队伍中来。就像中秋节要吃月饼一样,我们希望民乐也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文化交流贵在坚持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代副局长梁晓鸣向记者分析了澳门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表示,澳门拥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也举办了不少大型国际活动,其未来的定位是一个集旅游、娱乐、服务、休闲于一体的世界旅游中心,而这需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更多人才,需要广泛的交流。
  澳门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委员马锦强认为,文化交流活动一定要坚持办品牌。“比如‘澳门本土艺术展’,该活动我们已办了26年,虽然面临各种挑战,最终还是坚持走了下来。文化交流活动也贵在坚持,并要不断检讨需要改进的问题。”
  澳门基金会是一个旨在促进、发展或研究澳门自身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科学、学术及慈善等活动的机构, 赞助了港澳大学生内地文化实践等文化教育活动。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委员钟怡建议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发掘、奖励机制。同时,“我们所打造的文化交流平台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坚守最好的品牌、坚守沉淀下来的好东西。”
  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这一民间组织,也为传承、发展传统与当代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苏树辉说,协会重视发展澳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并通过演出、展览、艺术节等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 “举办交流活动要从澳门的现实出发, 看当地需要哪种文化、希望吸收哪些内涵、有无经济实效。”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艺发局主席王英伟表示,广泛的交流能为双方艺术家带来更多创意,推动三地文化的共同发展。对于内地文化走出去,香港可以发挥窗口作用,并从人才、渠道、创意等方面给予支持。他对未来香港的文化发展预期是:扩大国际化,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谭美儿和刘淑芬也希望能与内地的场馆和机构进行合作,彼此分享资源和经验。
  走出去要有底气
  关于文化走出去, 苏树辉说:“中华文化底蕴很深, 而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要从这么多东西中找出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并让人家理解,实在困难。正因为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好,要说出一个代表来反而不易。应充分讨论,选出最具特色的代表先走出去,再带动其他。”
  香港康文署文化节目总经理唐敏,希望内地赴香港的演出能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特点。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途上,钟怡也强调要坚守本土文化的根源。“文化作品、人、社会、国家都要有自己的根。要认可自己的国家、明白自己的传统,文化走出去要有底气。”
  “要让外国人敬重中国文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钟怡认为,“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有值得骄傲的文化精髓。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也要包容和接受别人。”
                                       2012-08-06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