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塞纳河畔看大戏——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侧记

 
  

  近日, 由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落幕。 戏曲节举办期间,上海越剧院的《西厢记》、 浙江婺剧团的《穆桂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杨门女将》、 福建省莆仙戏鲤声剧团的《白兔记》、成都市川剧院的《红梅记》在巴黎蒙福尔特剧院上演,受到了法国戏剧界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欢迎。
  《西厢记》打动法国观众
  11月29日, 越剧《西厢记》拉开了本届戏曲节的帷幕。 中国驻法国公使刘海星,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副主任沈中文,原法国文化部戏剧总监伍尔兹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观看演出。据殷福介绍,自2003年创办以来,中国戏曲节在巴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一大批法国“粉丝”,每逢演出,他们会提前购买套票,一场不落地观看。“今年,戏曲节售票被纳入到巴黎市联合售票系统中,因此观众面也越来越广泛。”
  当晚的蒙福尔特剧院内座无虚席。中国戏曲演员清悠婉丽的声腔、真切动人的表演、色彩艳丽的服装让台下观众发出由衷的赞叹。一位法国老太太动情地说,因为老花眼,她看不清翻译的唱词和介绍,但仍然为演员的演唱所陶醉,为精美的服饰所吸引, “这真是一场神奇的发现之旅!”伍尔兹在演出结束后表示,中国戏曲博大精深,令法国观众大开眼界,“相信中国戏曲节会让法国观众不虚此行!”
  本届戏曲节在演出剧目选择上格外用心。所有剧目都是第一次参加戏曲节,既有武戏,又有文戏,力争让法国观众每天都有全新的感受,了解到中国不同地方剧种的表演特色。
  《红梅记》夺“塞纳大奖”
  12月4日,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颁奖晚会举行。 凭借动人的唱腔和独特的绝活,川剧《红梅记》摘得本届戏曲节最高奖“塞纳大奖”。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应邀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他表示,法国观众热情参与本届戏曲节,他们对中国传统剧目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鉴赏力,而且观众的年龄层次涵盖广泛,这令人感到十分高兴,希望今后有更多中国剧团、剧组、剧种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陈巧茹说, 20年来,她曾3次到法国演出,每次演出都受到法国观众的热情欢迎,“今后将继续为中国戏曲走出国门而不懈努力”。
  作为本届戏曲节的法方主席兼评委会主任, 伍尔兹表示,戏曲节期间上演了5个风格各异的剧种,大家的演出都非常认真、投入、精彩,演员们非常好地演绎了他们的角色以及戏曲的精神,这令评委们在评比过程中大伤脑筋。最终,《白兔记》获得最佳传统剧目奖,在《杨门女将》中扮演佘太君的魏艳妮获得最佳青年女演员奖,在《穆桂英》中扮演杨宗保的楼胜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在《西厢记》中扮演崔莺莺的方亚芬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颁奖晚会上, 成都市川剧院还表演了《射雕》、《白鳝观景》、《打饼》和《变脸》4场川剧折子戏,精彩的演出再次受到现场观众的欢迎。川剧演员们还走到观众席,与观众面对面,击掌之间瞬时变脸,高超的技法令法国友人啧啧称奇。
  下届戏曲节将走出巴黎
  巴黎中国戏曲节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邀请了国内近20个剧种、共25个剧团先后到巴黎演出。本届戏曲节期间,还举办了关于中国戏曲的专题讲座。与以往不同的是,讲座不再简单介绍唱、念、做、打等基本知识,而是由福建莆仙戏专家讲解古老的宋元南戏和莆仙戏的历史与表演特色,在讲座过程中穿插宋元南戏的片段表演。很多法国戏剧界专家和戏剧院校的师生前来聆听了讲座, 并且提出了许多专业的问题, 通过台上台下的问答互动,加强了法国学术界对中国戏曲的了解和认识。
  殷福表示,第五届中国戏曲节呈现出3个特点: 一是邀请的剧团、剧目丰富,每个团体都派出了最强阵容,几乎每场演出都是爆满,最后一场更是一票难求;二是法国观众的投入度和鉴赏力非常高,他们随着剧情的起伏而表现出喜怒哀乐,说明中国戏曲艺术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三是戏曲节不但得到了中国驻法使馆和旅法侨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还得到了巴黎禅庄花园、法国恒通集团、LYCAMOBILE电信公司、欧华集团、巴黎天虹广告印刷商务公司等的赞助,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此外, 主办方还邀请一些法国外地剧场的经理观摩了演出。 他们在亲眼目睹了中国戏曲在巴黎的演出盛况后,纷纷表示想在下届戏曲节举办时,邀请中国剧团到他们所在的地区进行巡演,并且提出要早定剧目,提前到中国看戏、选戏等。因此,第六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将走出巴黎,延伸到法国的其他城市。


                                     2011-12-22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