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中国文化年让澳大利亚中国热升温

 
  

  6月的澳大利亚寒意正浓。 然而,走在悉尼的大街小巷,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是中国文化所带来的热度与活力。“感受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即将伴随着这股不断升温的中国热在澳大利亚隆重登场。
  朗朗、杨丽萍 助阵中国文化年
  2009年10月,中澳两国政府发表《中澳联合声明》,决定两国互办文化年。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囊括了近百项中国文化精品项目, 将从2011年6月持续至2012年6月。6月24日,由中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领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将作为开幕大戏正式拉开中国文化年的序幕。届时,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将专程赴澳出席开幕式等相关活动。
  6月8日,郎朗独奏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举行。作为中国文化年的重点项目之一,音乐会不但掀起了中国文化的热潮, 郎朗的个人魅力也带来了轰动的明星效应。 当晚,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郎朗指间流淌出的动人旋律令现场2000多名观众沉醉其中。他倾情演绎了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和第23号f小调《热情》奏鸣曲、 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第一卷、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4首经典曲目。 在观众们长时间的热情掌声中, 郎朗数次返场致意, 并且加演了4首曲目。 为了突出中国文化年的中国元素,郎朗特别选择了一首《彩云追月》,博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除了郎朗的音乐会和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之外,由中国辽宁芭蕾舞团与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经纪公司共同创作的芭蕾舞剧《末代皇帝》将于6月9日至7月8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堪培拉、墨尔本、阿德莱德、悉尼等城市巡演。据悉,《末代皇帝》采取商业运作模式,宣传和售票完全市场化,是中国文化项目赴澳商演的有益尝试。
  中国当代艺术 首次大规模在澳亮相
  此次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交流项目共分为舞蹈、 音乐、话剧、视觉艺术、文学5大类,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将作为“视觉艺术”项目首次大规模亮相澳大利亚,成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一大亮点。中澳两国在之前有过数次小规模的当代艺术交流,但此次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展示部分,则是中国当代艺术首次正式地、大规模地亮相澳大利亚。据文化部外联局美大处副处长徐彤介绍,此次考虑将中国当代艺术展示作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加强中澳双方青年人的了解和交流,当代艺术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会使更多澳大利亚青年人更深地去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据了解,此次“视觉艺术”项目主要包括:“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展出吴冠中、李可染等中国现当代著名艺术家创作的油画、国画、雕塑、影像、新媒体等80余件作品,向澳大利亚民众全面展示现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 “心灵的景象——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将展出9位艺术家的50余件当代水墨人物画,这些作品将通过强烈的现代色彩和个人风格,向澳大利亚民众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此外,中国当代艺术家李刚摄影展“灰度”等也将在墨尔本艺术馆展出。
  让两国悠久的人文交往 大放异彩
  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尚属首次,中澳双方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早在一年之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就开始了相关的策划准备活动。为了不断充实文化年的内容,让更多组织和个人参与进来,进而扩大文化年的社会效益,使馆方面及时向中澳社会各界发出信息,将已经谈成的和正在商谈中的中澳文化合作项目纳入文化年的平台统一包装、统一宣传。这个倡议得到了中澳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几十家单位、数十个项目积极申请加入中国文化年的框架中。
  今年2月,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在堪培拉举行了中国文化年的启动仪式,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发来书面贺词对中国文化年的启动表示祝贺。她表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不仅将展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将把中国当代艺术精品介绍给广大澳大利亚民众,令他们有机会感受到一个丰富、多元、不断创新的文化中国,“通过互办文化年,中澳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也将不断加深,两国悠久的人文交往也将大放异彩”。
  目前,中国文化年的宣传推广效果十分显著。 在位于悉尼闹市街区的120块灯箱广告牌上,“中国文化年”几个大字和重点推介项目的海报醒目可见; 从6月12日开始的3周时间里,100面印有中国文化年标志的彩旗飘扬在悉尼市区的街道两侧;深入悉尼居民社区的数十块大屏幕也将以每天50次的频度,滚动播出时长30秒的中国文化年广告短片;悉尼国际机场也立起了中国文化年的大幅广告牌,Qantas机舱刊物刊登了中国文化年的广告;澳星国际传媒集团旗下的多个刊物定期发布文化年的消息,中国文化年官方网站以及Facebook上中国文化年专页的开通,都为澳大利亚民众获得文化年的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旅居澳大利亚20多年来,第一次在街头见到这么多有关中国的广告,感觉很震撼!”一位长期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华人这样感慨地说道。

                                       
                                       2011-06-22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