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赵少华委员: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再展中华文化辉煌

 
  

  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她畅谈了“十一五”时期对外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十二五”时期开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记者:您如何评价“十一五”时期的对外文化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如何进一步地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赵少华: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11年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时特别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全国的对外文化工作应该说是发生了全新、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空前活跃的良好态势,达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具体成果包括:对外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品牌化建设成效显著,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对外文化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对外文化传播取得显著成效,地方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等。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外文化工作的机制优势和资源优势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外文化交流的质量、水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步伐还应该迈得更大、更坚实,对外文化的宣传手段和方法还应该更加丰富、有效,对外文化的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十二五”期间,对外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要继续“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整合政府和民间“两种资源”,在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官方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民间交流;二是坚持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发挥驻外文化处(组)、文化中心等的平台作用,调动国外政府和民间文化机构参与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加强中央各部门统筹协调的同时,大力支持全国各地方以各种方式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四是坚持公益性文化交流与经营性文化贸易“两条腿走路”,在大力开展公益性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商业渠道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外文化工作将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中心内容,深入实施各项工程,夯实基础,推动对外及对港澳台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我们注意到,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 今后5到10年,中国要形成“政经文互动的有力外交架构”。您如何解读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格局?
  赵少华:文化外交、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是构成我国整体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文化是“软实力”,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文化外交丰富了外交的内涵,提高了整体外交的功效。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文化外交,增进了国与国之间、国民与国民之间的了解,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外交,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的外交架构是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新时期的文化外交工作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后,要强化文化外交功能,进一步的完善文化外交的内容,我们要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创作出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优秀现代文化,同时大力发展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感染力,为文化外交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有意识地加大对社会和民间文化交流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培育和壮大政府之外的对外文化交流主体;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对外文化工作格局。
  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您了解到代表委员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都有哪些评价、意见或呼声?
  赵少华:近几年的两会上,文化建设一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充分展示文化中国的良好形象积极建言献策。
  许多代表委员谈到,当今世界舞台上,“软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与外部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活跃,文化外交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还是相对较弱,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要抓住“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对外文化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加快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保障、优惠奖励上, 对文化“走出去”有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倾斜;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借鉴和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满足国内老百姓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等。许多建议和意见与我们不谋而合,有些是我们正在实践验证的,有些是我们今后要加以改进的,还有的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大家的热忱关心说明了社会各界对对外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这让我们感到肩负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
  记者:文化部统筹协调的2011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刚刚结束,您如何评价在海外的这种大规模文化活动?它的真正意义和影响在哪里?
  赵少华:2011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已圆满结束。今年的“欢乐春节”活动比去年规模更大、项目更多、时间更长、效果更好,共有65个项目在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大型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政要参加了“欢乐春节”的有关活动,世界各地的观众达上千万。各国民众在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中感受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欢乐春节”活动把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的向心力。其次,中国春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春节为载体,可以很好地传播“欢乐、和睦、共享”的文化内涵,为世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世界、领略现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窗口。我们希望通过“欢乐春节”活动,让各国民众更近距离地了解一个充满传统魅力与现代活力、追求和平幸福,并愿与世界分享快乐、共同发展的中国。

                                         2011-03-14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