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京津沪对口交流 老中青三代同台
京剧流派演唱会落幕


 
  

  昨晚的上海大剧院依旧华灯齐放,人流如织,千余名现场观众和亿万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欣赏了第二场精彩纷呈、曲目丰盛的京剧大餐——京津沪京剧流派对口交流演唱会也到此圆满落幕。
  借国粹京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良机,京津沪三地的五大京剧院团与上海大剧院共同举办了这次形式新颖、流派众多、行当齐全的展演活动。艺术家们按京津沪的顺序排名,摒弃门户之见,精诚合作,同场竞技,抱着传承经典艺术、展示京剧魅力的目的,以同一行当、同一流派对口交流的演唱会方式,向世人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京剧艺术200余年的经典曲目。昨晚, 随着北京京剧院的张剑峰、天津京剧院凌珂、上海京剧院王珮瑜演唱的《焚绵山》、《乌盆记》和《珠帘寨》的依次亮相,上海大剧院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烈起来。接着的几组旦角和老生的演唱,把这场演唱会推向了高潮。荀派的华美俏丽、谭派的激昂高亢、李派老旦的沉稳大气、程派的婉转圆润、麒派的沧桑厚重、杨派老生的深沉浑厚,让来自京津沪三地的管波、谭孝曾、陈少云、杜镇杰、耿其昌、赵葆秀、王平、杨乃彭、刘长瑜、李维康等名家们演绎得荡气回肠、满场生辉。梅派艺术家李炳淑的一段《穆桂英挂帅·捧印》,给这场京剧盛宴画上了圆满句号。
  天津籍的几位演员获得观众热烈掌声。王平的《定军山》、刘桂娟的《陈三两爬堂》、孟广禄的《探阴山》、赵秀君的《状元媒》、杨乃彭的《空城计》,几乎一句一落好,令戏迷们大呼过瘾。
  几天来,京津沪五大京剧团的团长们分别向记者表达了共同的愿望,他们说,这次的三地京剧艺术对口交流演唱会的圆满举办,是中国京剧艺术的一次自觉的检阅与盘点,在海内外观众中赢得广泛赞誉。演出虽不是比赛,但各自院团都是铆足了力气,希望能在舞台上留住更多的京剧艺术精华,比较完整地展示给观众,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依旧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2010-12-26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