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中央地方联手 推动对外文化工作科学发展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在全国文化厅局外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外联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在赵少华副部长的直接领导带动下,牢牢把握新的形势,坚决落实中央和文化部党组的各项指示精神,初步形成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思路。
  一、根据国别区域特点和形势变化开展工作。要紧密跟踪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情况,结合对外文化工作的特点,制定地区和国别战略以及具体实施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对外文化工作的效能。
  二、加快法规建设步伐。当前,从事文化交流的主体已实现多元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断加入到对外文化交流的队伍中来,民间、商业性文化交流主体正在逐渐做大做强。为促进对外文化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要加快完善法规体系,争取尽快出台《对外文化交流条例》,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科学合理的法规体系。
  三、加强服务意识和手段建设。为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有机转变,外联局要从三个层面为地方和社会提供支持和服务。 一是为地方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平台,全力建设国内外文化资源信息库,通过网络联通国内、国外的文化资源,建设畅通无阻的对外文化信息高速路。二是要提供及时的政策支持。对符合和能够促进对外文化工作科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机构和项目,要从审批、融资和进出关等各个层面予以及时支持。三是要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 对完成任务出色、 自主创新能力强以及经济欠发达和边疆地区的文化机构和项目,要在资金支持上予以倾斜。
  四、提高科学指导水平。对驻外机构和地方对外文化工作,要加大科学指导力度,建设各个层级和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奖优罚劣。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决策的公开、透明和科学性,设立重大交流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
  五、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合理科学的机制建设,整合、统筹、协调国内外文化资源和力量。要力促形成部际间对外文化工作的协商机制,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双边和多边文化合作机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地方构建区域合作机制。
  六、加快重点工作领域的建设力度。要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把握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良机,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全力推动中心建设。要加大支持、推介和协助打造外向型文化产品的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知名品牌,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为运作主要方式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
  结合上述我局的具体工作思路, 2010年文化部外联局将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搞好海外“欢乐春节”品牌活动
  从明年开始,文化部在海外举办的春节文化活动将统称为“欢乐春节”,文化部将统筹协调我国在海外举办的各类春节文化活动,拟组派 41个艺术团(组)赴2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欢乐春节”庆祝活动。
  2.办好重点文化外交活动
  文化部将举办中国和意大利建交40周年活动、中国和印度互办“中国节”和“印度节”、中国和巴西互办“文化月”、中国和越南友好年系列文化活动、在中国海南举行上合组织文化部长第七次会晤、中国和加拿大建交4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和瑞士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等等,以营造国家之间友好交流的气氛。
  3.继续做好与世界重点国家和区域组织的文化交往
  继续保持和发展对美文化交流势头。做好俄罗斯“汉语年”框架下的“中国文化节”活动。派团赴英国参加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4.继续保持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势头
  “2010非洲文化聚焦”活动,内容涵盖非洲国家政府团访华、演出、展览、影视、圆桌会议等多个项目,来访人员约240人。这些活动需要同有关部委和省(市)联合举办。
  此外,还将继续做好申遗工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办好多项国际文化活动;加强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鼓励各地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对外文化活动;加强对外文化贸易渠道的建设,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打造权威的中国文化信息网;建立重大项目申报和遴选机制,并进一步增强对外文化工作的计划性。
  今明两年文化部对外文化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地方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文化部外联局不但要做好指导工作,更要做好服务工作,这也将成为外联局今后的另一个工作重心。

                                     2009-08-17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