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友谊的表达与见证——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演出侧记
        
 
  

  红日从金色的霞光中冉冉升起,白鹤盘旋,一派欣欣向荣、生机蓬勃的景象……华丽的大幕一开启,就牢牢抓住了现场900多名中俄观众的眼球。“1949—2009”, 幕布上的数字蕴含着中俄建交60周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6月17日晚, 由中国外交部、文化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文化部共同主办,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俄罗斯国际文化项目经纪社承办的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演出,在俄罗斯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晚会由中国的濮存昕和俄罗斯的伊莉娜·巴什基列娃主持。两人一登场,就给了观众一个惊喜。濮存昕用俄语说“晚上好”,伊莉娜·巴什基列娃用的则是汉语。在中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的指挥下,俄罗斯国立乐团以气势磅礴的《红旗颂》和优美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选段《波罗乃兹舞曲》,拉开了整台文艺演出的序幕。俄罗斯国立乐团成立于1957年,其前身是苏联广播电台交响乐队。乐团现有演职员200余人, 录制的音乐专辑超过100张。巧的是,张国勇1997年取得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博士学位时, 就曾与俄罗斯国立乐团合作举办毕业音乐会。“与张国勇的合作,使我们对中国音乐家的专业水准有了更深的认识。近年来,我们乐团到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演出。中国观众对俄罗斯音乐作品的喜爱,让我们深受感动。”俄罗斯国立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安德烈说,“我希望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更多俄罗斯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能被推介到中国。”
  今年是中国“俄语年”,2010年,俄罗斯将举办“汉语年”,学习对方语言的热潮正在两国民众中兴起,而这一现象也在晚会中得到了体现。老艺术家陈铎用中、俄双语动情地朗诵了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名作《致凯恩》。来自莫斯科1209中学七年级的学生阿列克谢·高尔科夫今年只有13岁,却已经学了两年汉语。他在晚会上用汉语朗诵了中国唐诗《游子吟》,来自北京的10岁小学生明家歆则用俄语朗诵了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名作《白桦》。“《游子吟》是我专门为这次演出学的,为此我练习了3个星期。”阿列克谢·高尔科夫说,“ 我们学校现在有100多名同学在学习汉语,平时我们都很喜欢用汉语交流。”
  参加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文艺演出,使中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有了第一次用俄语演唱的体验。他先用汉语演唱了歌曲《多情的土地》,随后又与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伊丽娜·萨莫伊洛娃一起用俄语演唱了《白色相思树》。“2007年我曾参加俄罗斯‘中国年’的开幕式演出,当时也是和俄罗斯音乐家进行合作,但都是用汉语演唱。首次尝试用俄语演唱,感觉很新鲜,伊丽娜给了我不少帮助,经常给我纠正错误的发音,我们的合作很愉快。”廖昌永说,“能够见证中俄建交6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是我莫大的荣幸。我觉得,国家与国家之间就像家庭与家庭之间, 经常往来、 走动, 有助于沟通感情、增进了解, 有利于和平共处、共建和谐。”
  晚会上,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和《高原》,姜克美表演的京胡独奏《夜深沉》,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演员表演的舞蹈《小城雨巷》,王启敏、吕萌表演的双人芭蕾舞《艾斯米拉达》,蒙古族乐队“安达组合”演唱的《天籁》,李传韵的小提琴独奏《诙谐圆舞曲》,15岁的杂技演员蔡勇表演的《单人艺术造型》等,都博得了中俄观众的热烈掌声。晚会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俄罗斯国立模范皮亚特尼茨基民族歌舞团演员联袂表演的舞蹈《节日之舞》中圆满落幕。
  俄罗斯观众达吉扬娜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说:“节目的编排很有艺术性,既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巧妙地把中俄两国艺术家的表演融合在一起,反映出中俄两国之间的和谐与友谊。”已经88岁的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瓦西里·伊万诺夫在对晚会赞不绝口的同时,还提到了自家一台42英寸液晶电视。 他说:“ 胡锦涛主席曾两次会见包括我在内的曾经参加过中国抗日战争东北战场战斗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还赠送了这台电视机给我。现在每个朋友来看我,我都要带他看看这台电视机,因为它是中俄两国人民美好情谊的见证。”

                                  2009-06-20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