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中非文化交流互鉴 促进中非友好

  中国和非洲都拥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加强中非文明对话与文化互鉴,有助于充实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在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前夕,文化部相关负责人就近年来中非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始于1955年5月中国和埃及在北京签署“中埃文化合作会谈纪要”。 50多年来, 中非文化交流日渐紧密, 文明对话不断推进。文化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成为中非之间增进了解、发展友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进入新世纪,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其规模、形式、数量都有了新突破。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文化上的交流共鉴, 中国政府与各非洲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推动一系列中非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活动顺利展开。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37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与十余个非洲国家间的双边文化协定执行计划处于有效期内。在落实双边文化协定和执行计划中,中国政府恪守平等互信、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赢得广大非洲国家的信赖和钦佩。驻毛里求斯、贝宁和埃及的中国文化中心,不仅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还成为当地人关注和了解中国的窗口。
  与政府间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同步,地方和民间文化交流近年来也持续升温。自2007年起,中国共派出14个省(市)的艺术团组赴非洲30多个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和展览活动。除广受非洲国家欢迎的杂技、武术外,还带去少数民族歌舞、豫剧、闽剧、木偶戏等多种艺术门类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展览活动,让非洲朋友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对当代中国的认识了解。
  当中国文化走向非洲之时, 非洲艺术之花也在中华大地绽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由非洲7国艺术家参演的大型文艺晚会“非洲之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同年10月,由25个非洲国家的文化官员和艺术家参加的“2008非洲文化聚焦”大型中非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圳举行,这是继2004年“相约北京——非洲主宾洲”艺术节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集中展示非洲艺术的文化盛宴。中国百姓通过热辣奔放的歌舞、粗犷古朴的雕刻绘画, 走近非洲, 感受异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非盟经社文理事会特发贺信真诚表示,“这次活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付诸实施,必将作为一次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成功范例载入人类史册。”
  文化交流不仅是艺术品的相互鉴赏, 更是走进人心的切磋与对话。 2006年创立的“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更多非洲国家文化人士与中国零距离接触,来华观摩、调研、创作,受到各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赞扬。如今,由非洲国家文化官员来华参加的文化政策圆桌会议已举办了两届,去年又将人员范围扩大至来华创作的客座艺术家、挂职调研的文博专家等。
  中国的艺术家对非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也取得可喜成果。 在喀麦隆,中国舞蹈家辛勤耕耘3年,让沉寂20多年的喀麦隆国家舞蹈团重焕活力,成为喀麦隆引为自豪的文化品牌;在厄立特里亚,中国艺术家通过举办大型庆典演出培训班, 培养出众多专业人才; 还有从中国杂技之乡吴桥走出的一批批非洲学员,在“非洲文化聚焦”的大型晚会上,以精彩的技艺博得满堂喝彩。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今天,“朋友、伙伴、兄弟”这3个词汇已用中英文书写在中非文化交流的标识上,它伴随着书刊、海报以及中国艺术家们身着的T恤衫, 走遍非洲大地,传递着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东方民族对非洲人民的真挚情怀。在中非文化交流合作的广阔舞台上,两大文明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2009-02-12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