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当代雕塑释放“微妙能量”
玻璃杯、棉绳、镜子、稻谷……这些曾在人们生活中与艺术绝缘的“物质”,替代了高贵的大理石和笨重的泥土成了雕塑的原料,并彰显出“微妙的能量” 。昨天 ,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意大利加鲁佐视觉艺术协会、中国国家画院 、意大利驻华使馆主办的《物质的微妙能量——意大利当代雕塑回顾展》,继1月份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热展一个月后,来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易地再展。该展览是文化部2008年奥运文化活动中,2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展览项目中首个亮相的。
展览通过31位意大利极具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近50件艺术组合作品,使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了先锋派艺术理念赋予当代雕塑的诗意和创新 。策展人马里萨·维斯科沃说 :“这些作品打破了陈旧 、惰性和模糊的传统雕塑理念,带给观者一种清新、灵动的美感,就像一阵清风吹入了作品的‘身体’。”她的这番观点看似拗口,其实,即便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在展览中体会到这种震撼。
“传统雕塑往往作为独立景观而存在,这回展出的作品则像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段子’。”一位意大利观众说。保罗·格拉西诺创作的“V.L.T”(如图)是踏进展厅最引人注目的 ,蓝色背景前赫然伫立着一位头戴兜帽通体瓦蓝的“人”,不少人误以为是哪位涂着蓝色颜料的街头艺人在搞行为艺术,现场的许多观众竟都纷纷上前与“他”合影。在尼可拉·波拉创作的“空虚/卫生间”中 ,我们可以新奇地发现一个全部由水晶覆盖而成的马桶,高贵与低贱矛盾地融合在一起,极具讽刺意味。皮埃罗·佛亚迪创作于1967年的作品“空虚的展示”是最让人费解的——投影仪的强光射在一根普通的棉绳上,这件作品让许多观众驻足挠头,直到一位意大利工作人员“潇洒”地拽了一下那根静止的棉绳,人们才惊奇地看到,剧烈抖动的绳子竟在空中划出了七色的彩虹……用镂空簸箕画出的图案 、用纸浆做成旅行包 、用不同地域谷物幻化成的世界地图,种种新奇的雕塑作品让人惊叹不已。
展览将持续至3月27日。
2008-03-09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