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德国著名当代艺术家 送给中国的一封情书
           中德两国艺术家作品展昨日隆重开幕

  “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封情书,这封情书没有语言,没有文字,你可以用心去揣摩,用眼睛去感受。”
  昨天上午11时, 聚集了中德两国艺术家作品的两个展览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德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昆特·约克形象地将自己的“纸上作品”比喻为一封送给中国的“情书”。除了约克先生的“纸上作品”展外,本次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中德四人联展,参展的艺术家分别是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马塞尔哈东、尤莉娅·罗曼和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姜陆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现代艺术学院院长邓国源教授。
  昆特·约克曾经是活跃在上世纪60年代的先锋艺术派——“零社”的重要成员,如今已经70多岁的他依然保持着创作的活力,这次展览是约克在中国的第一次作品展,中国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有了零距离接触这位大师的机会。他特意为中国挑选了“纸上作品”,并亲切地比喻为“情书”。他表示,纸上信件是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带给人们真实的触感和亲和的气息。
  开幕式结束时,天津美术学院的学生将约克先生团团围住,要求签名。在签名过程中,约克先生始终保持着微笑。他的随身翻译告诉记者,约克先生当过教授,一生中最喜欢学生,只要学生提出要求,他肯定有求必应。同时约克先生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老人,虽然美术馆每层都展出了他的作品,可他坚持站在第五层,因为他对这层的作品最满意。
  他指着“纸上作品”对记者说:“我的作品显然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当我们站在这些作品面前时,会天然地感到一种共鸣,而不会觉得不知所措。 我对中国的文化情有独钟, 对于中国伟大的文字和印刷艺术怀有崇高的敬意,我用图画的方式与中国人沟通,我认为这是最坦诚的。”
  约克先生的作品具有某种形式的雕塑感和运动感,他的压印版画通过精心组合、排列,使人在观看的时候由于光线和角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观看者的每个动作以及光线的细微变化都会使画面结构产生变化。
  两位中国的艺术家姜陆和邓国源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水墨画。邓国源教授的作品源于感悟,充满了生命的悸动,散发着感人的艺术魅力,为现代艺术注入了传统的精神,使现代艺术有了历史的高度。
  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于世宏教授介绍说,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相遇与交流随时发生,举办展览是两国艺术家期待已久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发展,使东西方文化彼此交融。
  据了解,这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0日,爱好艺术的市民可以前往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参观。


                                      2006-11-12

                                     (新闻来源: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