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中欧演艺交流研讨会“烹制”文化演出盛宴
                  
  2006年10月12日至16日,由中国演出家协会、国际现代表演艺术网络协会和华夏文化振兴基金共同举办的中欧演艺交流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目前中欧演出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
  中国及欧洲表演艺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欧双方演出市场的需求、剧院的角色与管理……这些人们迫切想要了解的专题就是此次研讨会精心“烹制”的饕餮盛宴 。届时,剧院管理、艺术团体、艺术委员会、演出经纪等方面的近200位中欧代表将参加大会,并分组进行专题研讨。
  ●构建平台让更多的中国剧目走出去
  国际现代表演艺术网络协会是一个以研究、促进当代表演艺术发展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国际性组织 ,目前拥有400多位来自45个国家的专业机构的会员,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在欧洲有一定的影响。去年,该组织通过调查得知,尽管许多会员对中国的演出市场不了解,但都希望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为此,该组织敲定今年在中国举办年会。
  得知这一消息,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动出击,双方一拍即合。中国演出家协会秘书长朱克宁认为,中国演出家协会是我国从事艺术演出工作者自愿结合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有1000多名会员。这样大规模、高层次的会议可加强中欧双方演出信息的沟通及创作、演艺方面的交流。朱克宁说,信息闭塞造成人们对演出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不了解是目前中欧演出交流最大的“瓶颈”。一方面,中国许多优秀剧目都想走出去,可是却不知道欧洲的市场如何、观众的欣赏口味是什么、什么样的剧目更受欢迎,只是凭经验带剧目走出去,经常“水土不服”,效果事倍功半;另一方面,欧洲一些剧场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他们看到中国演出市场潜力大、观众人数多,因此希望来中国演出或引进中国优秀剧目。中国演出家协会积极参与这次交流研讨会就是想构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鼓励更多的中国剧目走出去。参会的代表可以此次会议为突破口 ,了解对方演出市场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自己的剧目如何修改才能适应对方的市场,赢得观众的认可。
  去年新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剧院也可成为演出的经营主体后,许多剧院都跃跃欲试。朱克宁说,目前中国多数剧院还是物业式管理,讲求设施完善,可在演出主体经营方面却经验不足。而欧洲剧院多为演出主体,他们策划剧目经验丰富,对市场了解透彻,因此剧院自己排演的剧目针对性强,市场反响较好,而这恰恰是一些中国剧院不具备的优势。这次大会专门安排了中欧双方演出市场的需求、如何管理剧院、如何充实剧院上演的节目、欧洲剧院经理的经验如何为中国同行所用等专题研讨,中方代表可借鉴欧洲先进的剧院管理、艺术节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对剧院制定新的工作思路大有裨益。
  中欧双方可通过合作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整合,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朱克宁说,目前中欧双方了解市场的一个捷径就是进行合作 ,双方可以从剧目的创意、生产、制作到具体的营销策略进行一条龙合作 ,这样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此次大会专门有演出项目推介会,双方可就此探讨以创新、互补的合作模式引进对方的项目,推荐自己的作品。
  ●启迪思想交流研讨机会难得
  据本次大会组委会统计的数字,大会招商情况良好。目前,欧洲有80多名代表报名参加大会。从欧洲与会代表名单可看出,机构阵容强大、参会代表职务高、演艺水平高成为一个特点。朱克宁说,国际现代表演艺术网络协会的代表对中国演出市场非常感兴趣,许多知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都积极参会,如英格兰艺术理事会(西密德兰)国际艺术文化发展部官员、英格兰艺术理事会(约克郡)表演艺术部官员、英国访问艺术署主任和副主任、瑞士艺术理事会负责人、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总监、伦敦国际戏剧艺术节主任、英国威尔士大学戏剧及影视研究部教授等。
  大会演讲及分组研讨也体现出一种高水平性、前瞻性。朱克宁说,为了让每位代表都能有所收获,他们通过调查,精心选编一些议题 ,力争涵盖演出市场所涉及的每个方面 。在会上 ,中欧文化界、演艺界名流将做专题报告 ,一些分组研讨会将就表演艺术与社会公共空间的结合 、如何推进创新的艺术创作 、新媒体技术对表演艺术的影响、肢体语汇——中国与欧洲的现代舞、中欧之间如何开展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
  此次大会也受到中国演出界的关注。许多文化演出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剧场、演出团体的负责人均认为,一次会议能认识近百位欧洲演艺界资深人士是值得的。北京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陈纪新说:“随着中国演艺界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中国演艺界要了解国外演艺界的情况,了解国际运作规则,就必须与对方进行广泛接触。这次会议由中欧主流演出机构来组织研讨交流,提供了一个可靠安全的环境。按照国际惯例,洽谈演出项目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双方能建立沟通、理解、信任才是更重要的。也许这次会上结交的朋友以后会成为合作伙伴,参会的机会很多,就看你能否抓住。”
                                         2006-10-10
                                     (新闻来源:中华文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