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政务信息>>法规文件>>
 
 
天津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天津市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一)“十五”时期文化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文化系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建设,奋力拼搏, 圆满完成了“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目标,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实力明显增强,文化品位进一步提高,都市文化形象日益彰显,城市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共创作新剧(节)目39部,整理加工剧(节)目195台,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和中国京剧艺术节等文艺评奖比赛中共获得各类奖项370个, 以《华子良》为代表的精品力作享誉全国。艺术院团共演出10057场,观众达676.8万人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明显提高。
  —大型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举办了天津国际滑稽艺术节、天津国际少年儿童艺术节、“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天津妈祖国际文化旅游节、 相约环渤海中外交响乐演出季、中外芭蕾舞团精品剧目展演、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等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化活动, 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有的已成为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品牌。
  —社会文化长足发展。 累计有11个区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文化区县,18个区县全部成为市级先进文化区县,创建文化先进区县活动走在全国前列。 天津市家庭文化艺术节、社区艺术节、滨海艺术节、农民艺术节、老年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的蓬勃发展。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进展。 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826.9万册,接待读者1736万人次。
  —文博事业成绩显著。 先后对独乐寺、大沽口炮台、梁启超故居、广东会馆等55处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和古遗址进行了维修抢救,辟建博物馆、纪念馆10处。 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260个,接待观众680万人次,凸现了“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品牌。蓟县、和平区、西青区被命名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县。 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国有文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民营文化企业迅速成长,在演出业、艺术品业、文化旅游业、电影发行放映业、舞台技术工程业、音像业等方面形成了若干亮点,创造了良好效益。 西青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天津市电影公司、天津滚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杨柳青画社、天韵乐器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先进典型。
  —文化市场活跃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文化市场既有长足的发展,又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了演出市场、娱乐市场、网络市场、艺术品市场、音像市场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市场体系。 建立了天津市文化市场稽查队。 在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坚持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相结合,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文化设施建设成就突出。 天津博物馆、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泰达图书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完成了6个区县图书馆、文化馆的新建和改扩建。 目前,全市已拥有21座博物馆,32个图书馆,19个文化馆, 62家影剧院和一批大型文化广场,文化载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截至目前,我市已和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保持了文化往来关系。五年间共引进和派出文化交流项目562个、13500人次,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水平之高都是空前的。 意大利“中国天津周”、比利时中国天津文化艺术节、天津民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天津交响乐团赴日本演出、华夏未来少儿艺术团“环球之旅”、南开大学合唱团赴德国演出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天津文化的影响, 通过贸易渠道促进天津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取得了一定成效。
  —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成果喜人。创办了艺术职业学院和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落实青年文艺人才工程,连续举办了3届“文艺新人月”,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崭露头角的文艺新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艺术家。 “十五”期间,先后有297人次在国内外文艺比赛和评奖中获奖,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和进入市131人才工程的人数分别达到96人和43人。
  同时也要看到,文化建设与天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 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城乡之间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薄弱; 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知名的文化品牌;文化市场的监管手段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十一五”时期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三步走”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加快推进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 天津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 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将逐步建立,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大的推动力与创新力。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为我们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对我市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带来新的挑战。 我们要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理清“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开创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三)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大力推进“文化天津,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大力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充分展示近代历史文化,努力繁荣特色群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天津“三步走”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和谐天津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