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壁画多处重层痕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观音阁壁画的最初绘制当在元代以前。明成祖朱棣将元代“海津镇”改称“天津”,明示“天子渡口”之意。天津作为“河海之冲”与“畿辅首邑”筹饷调兵,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冠盖往来,商贾去集。达官显宦与名人才俊无不在天津流连忘返。书画大师文徵明于嘉靖五年(1526)十月辞官返乡 ,取道天津,滞留达四个多月,吟诗44首 ,创作《观泉图》、《乔林煮茗图》等多幅国画。
  清初放宽海禁,各国商品源源不断涌入天津。津沽首创日光晒盐,使盐产量空前剧增,一批盐商成为富豪。天津出现了中国最早经办汇兑的票庄和近代银行,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富甲一方的盐商急于改换门庭,他们筑造园林,延揽高人才士,吟诗作画,使天津成为全国书画家施展才华的乐园。盐商张霖的问津园和其弟张霔的帆斋是康熙年间南北画家的雅集之所。书画大师石涛及赵执信、吴天章、朱彝尊、洪升、方苞、沈一揆等人皆受到张氏兄弟的盛情款待,诗文书画的因缘佳话流传至今。乾隆年间查氏水西庄更是盛清文人画士的荟萃之地 。乾隆皇帝四次驻跸水西庄 ,赐题“芥园”和御诗。名公巨流如张照、赵执信、吴廷华、陈元龙、厉鹗、杭世骏、沈德潜、袁枚、董邦达、恽源浚、查慎行、万光泰、朱岷、徐芝山、陈鹏年等人皆驻足于此。袁枚将水西庄与扬州“小玲珑山馆”和杭州“小山堂”等名园相提并论,誉为乾隆年间京杭大运河的三颗明珠,查氏家族自此以诗画传世,时人赞查为仁,认为“有清一代,开津沽之风雅 ,为仁有力焉”。乾隆十九年(1754)冬季,山水画家金玉冈与陈立夫、高青畴、杨子坚、张竹房等人结成书画社,金玉冈任社长,这是记载中天津最早成立的书画社团。清代天津书画收藏宏富,安岐所著《墨缘汇观》是中国书画史上颇具权威的鉴藏专著。
  从风格传派上分析 ,清初至清中后期的画家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宗法清代统治者一直奉为“正宗”的“四王吴恽”的画家。代表画家有陈靖、王成烈、毕绍棠、王汝成、王玉璋、华省香、梅振瀛、杨光喧、樊彬、沈铨、恽源浚、恽兰溪等人。此类画家人数最多,致使四王派山水与恽南田派花卉风靡一时。第二类是取法石涛“借古开今”和扬州画派张扬个性的画家,代表画家有金玉冈、朱岷、蒋缨、田雪峰、吴人骥、金子衡、梅承瀛、李绂麟、郭昆、金镕等人。第三类是承继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的画家。代表画家有查为礼、胡忠祯、徐文山、余尚炳、周栻、杨一昆、陈珍、张孟皋、辛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