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最擅长,若有能文佳子弟 ,及时送入水师堂 。”此诗便真实反映了该学堂在彼时人们心中之影响力。
对考入的学生,该堂自有其严格管理措施 ,以保证他们学有所成。学制最初为五年 ,后改为七年。课程主要有英文、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天文及专业课等,教师则聘了许多洋人。1881年开学至1900年停办,20年间该学堂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人才,他们中有冰心父亲,有曾任海军次长的谢葆璋;有后来成复旦名教授的伍光建;有后来成为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创始人之一的张伯苓;有曾主持北洋大学堂校务八处之久的王劭廉;还有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等。该学堂的毕业生,很多都成了北洋海军的骨干,仅有名可稽的阵亡于中日甲午海战的军官,便有20余位。
六、李鸿章一手抓海军,另一手则抓陆军的近代化建设。在北洋北师学堂开办的第五年,即1885年,他又在津创建了全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堂中专业教师,全部聘自德国。
起初,该学堂暂借水师公所,但转年10月便在河东唐家口柳墅行宫旧址盖好了校舍,其地点,就在今北明桥之北侧。学堂学制原为一年,后易为两年,嗣后又改为三年。学生不仅须习数理化及天文地理等基础知识,而且还须学马队、步队的各种战术,此外也要学一些中国经史。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陆续诞生了一大批后来予我国社会以相当影响的风云人物,其中有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山东督军兼省长田中玉;江苏督军李纯;浙江督军杨善德;陕西都统陆建章;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还有曾任国务卿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曾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张绍曾;曾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靳云鹏;更有曾任总统的冯国璋和曹琨。一所学校
,出了这么多的风云人物,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堪称一大奇观。
武备学堂有一事堪值一记,这便是该学堂曾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铁路专业人才。武备学堂开设铁路课,是从1890年开始的,它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请来了工程师包尔与瞿思图,为学员讲授有关铁路的各种专门知识,这是我国铁路教育之发轫。这些德国教师讲授极其认真
,后来在三年期满归国时,经李鸿章奏请,朝廷还分别向他们颁发了二等第三宝星和三等第二宝星,以示酬谢与奖励。
七、天津武备学堂开学的次年,即1886年,光绪皇帝的父亲、时任总理海军衙门大臣的醇亲王奕譞,曾专程来津视察北洋防务。奕譞首先视察了截止备学堂。视察时,他专门到该堂的印书房看了看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