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献身的游击队大队政委王少奇
  王少奇,原名王季如,号玉昆,化名王瑛、黄忠、李广。1912年出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城一个中农家庭。
  1926年, 王少奇考入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 受到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影响, 蒙生了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爱国激情,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两次率领卜荣久等五名同学,回到香河县渠口、刘宋等村镇,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5年,北平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正在北平医科大学读书的王少奇积极投身到斗争之中,被推选为西城抗日先锋队队长。他一马当先,率领学生队伍上街游行。当行至地安门时,遇到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汽车。王少奇率领学生把车拦住,强烈要求宋哲元取消华北自治,停止内战,抗击日寇。但武装军警对游行队伍大打出手,用皮鞭、棍棒和高压水龙头对付学生,并逮捕了王少奇。不久,王少奇越狱逃出了虎口。之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春,王少奇与同学卜荣久,来到蓟县一些学校,发动群众, 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1937年2月,两人在卜荣久家(蓟县板桥)开设了板桥诊所。王少奇以医生的身份为掩护,一面为群众治病,一面进行抗日工作。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在以板桥为中心的二十多个村建立了抗日救国会组织。1938年4月,王少奇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武装暴动筹备会,被任命为蓟县抗日救国总会宣传部长。会后,他经常往来于龙山完小、太平庄中学、州河南岸五百户等地,宣传抗日救国,号召人们参加游击队。7月,蓟县邦均、龙山、太平庄等地相继发生武装暴动后,王少奇接受党组织的派遣,离开板桥诊所,去宣(化)涿(鹿)怀(来)联合县开展工作。
  1939年9月,由夏德元(队长)、王少奇(政委)率领的抗日武装队伍经过平西整训后,返回盘山。不久,与刘向道领导的独立游击大队合编为一支队,王少奇仍任政委。为了监视盘山的八路军,日寇调集了伪警防四区队约一个团的兵力常驻蓟县、平谷两县城。针对这一形势,王少奇一面组织力量,协同夏德元打击伪警防队;一面通过地下工作人员,做敌伪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伪警防四区队原是东北军张学良的旧部,区队长叫董雄飞,他怀念失陷的故乡,对日寇践踏国土耿耿于怀,对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深表同情。根据这一情况,王少奇、包森利用各种机会对董雄飞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把他争取了过来。不久,伪警防四区队所辖的二大队队长也被争取过来了。这样,警防队每次出动,董雄飞都事先写信,把兵力配备、行动路线等情况告诉王少奇,使盘山抗日武装力量的活动有了主动权。1942年8月至12月,日寇在冀东实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并以蓟县为重点,平原挖沟筑楼,山区烧庄并村。王少奇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面组织群众同敌人展开反蚕食斗争,一面领导民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1943年2月,王少奇和四个区干部突然被大批日伪军包围,在盘山民兵班的掩护下,他们隐藏在石洞中。尽管日伪军白天搜山、夜间布防,连续围剿15天,仍是徒劳而返。
  1944年,王少奇被任命为冀东军区卫生部政委。10月16日,去丰润张庄子参加冀热边特委扩大会议,在杨家铺被五千多日伪军合围。在突围中,卜荣久腹部中弹,当王少奇为其包扎时,自己胸部亦被击中,伤势十分严重。他意识到自己突围已不可能,立即挣扎着点燃了随身携带的文件,把一颗颗子弹射向扑来的敌人,最后把枪对向自己,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