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宁可站着生活一秒,也不跪着生活一生”,这是我国抗日民族英烈田野生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时发出的铮铮誓言。1942年9月13日。年仅28岁的田野同志用他年青的生命,在同敌人浴向战斗中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为我国坑日民族解放事业谱写了壮丽的史篇。
               驰骋抗日最前线的无畏战士
  田野,原名赵观民,曾化名赵耕田、陈牛、张健翼等,1915年生于保定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追求进步,上小学时就积极参加当时学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学时是保定市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3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夏,正当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为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严重危机的时刻,他受党的派遣来到天津,在河北工学院以实验室助理员的身份作为掩护,担任了该校地下党支部书记,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田野来到天津时,正值刘少奇同志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在天津已经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他在中共天津市委预导下,一面以河北工学院作为基地大力组织学生抗日救亡斗争,一面同李楚离、王仲华、朱其文等人一起领导“天津工人救国会”、“天津各界救国会”的工作,并担任了“天津工人救国会”主任和党团书记,与此同时,他还深入文艺战线,联合了邵冠祥等一些爱国青年诗人组织了“海风社”,用诗歌等文艺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凶恶侵略,鼓舞群众起来抗日。通过以上工作,迅速团聚厂一大批爱国学生、工人和知识分子,成为天津抗日救亡运动的骨于,推动天津抗日救亡斗争不断出现高潮。
  1937年7月我国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平津,向我国华北、山东、上海大举进攻。驻在天津的中共河北省委根据北方局的指示、将平津大批党员转移敌后农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时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将在天津的原华北各界救国会改组为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组织群众抗日武装,为开展冀东抗日大暴动、创建冀东抗日据地作准备。为加强对这项工的领导,省委决定田野同志留下来,与李楚离、王仲华、朱其文等人一起参加自卫委员会的工作。
  田野参加自卫委员会工作后,化名赵耕田,在敌人严密统治下.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深入冀东,调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积极为筹组冀东抗日大暴动作准备。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工作,1938年7月在河北省委的领导和八路军配合下,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彻底摧毁了冀东伪政权组织,取得了伟大胜利。
  冀东抗日大暴动胜利后,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将中共河北省委撤消,领导干部转移平西建立冀热察区党委,负责领导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另成立平津唐点线委员公,专作敌占城的工作,配合根据地的斗争。在这次机构变动中,党决定田野与葛琛共同负责平津唐点线委员会工作,由葛琛任书记,田野为委员,田野具体负责天津和北宁路党委的工作。
  田野接受新的任务后驻在天津,在敌人残酷统治统治下与天津城委书记顾磊一起深入群众,从点滴作起,秘密串连,团聚一批爱国青年,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秘密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向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为根据地提供情报,输送干部,提供一些战略物资等,为配合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根据地领导的表扬。
  冀东抗日大暴动胜利不久,敌人纠集了大批兵力进行疯狂反扑,加上暴动队伍和八路军主力部队西撤,冀东抗日斗争一度呈现困难局面。为坚持冀东抗日斗争,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党决定调田野赴冀东工作,他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征程。
               冀东西部地委的好书记
  田野奉命赴冀东开展新的工作后,化名张健翼、陈华,最后又化名田野。他首先冲过敌人的封锁线进入丰润、玉田、遵化一带,大力发动群众,召回失散的暴动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迅速打开了局面。不久,党又调他赴冀东西部蓟县、平谷、密云、兴隆、三河一带领导群众抗日斗争,创建了抗日根据地。1940年5月,冀东西部根据地初步形成,党任命他为冀东西部地委书记,兼蓟宝三联合县县委书记,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当时,冀东西部根据地刚刚形成,环境仍然十分残酷,田野只是身带几个工作人员四处流动进行工作。他深知环境越是残酷,越要依靠群众。他经常教育身边工作人员说:“群众是水,我们是鱼,鱼离开水就难以生存。我们要尊重群众,关心爱护群众,千万不能违反群众纪律”。他每到一处,首先深入群众之中,问寒问暖,帮助群众挑水、扫院子,解决各种困难,群众把他当作贴心人,无话不找他谈、遇有敌情千方百计进行掩护,在生活上如同对待亲人给以照顾。一次他赴山区检查工作,村干部知道他身体有病,设法找到一点细粮让堡垒户大娘给他作饭吃,他发现后深情地对堡垒户大娘说:“咱们是一家人,为什么要吃两样饭?你们吃啥我也吃啥”,硬是把细粮留给堡垒户大娘的孩子们吃。他以模范行动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田野深知要开展斗争,夺取胜利,必须把周围同志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他日常对干部和身边工作同志,无论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极为关心和爱护,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千方百计设法解决。   1940年秋,蓟宝三联合县妇救会主任陈大光,在去蓟县参加会议的途中臂膀被摔伤,他得知后立即派警卫员将自己长时间珍藏舍不得用的一点药品给她送去,并叮嘱她:“赶快把伤养好,环境很快会有变化,要注意隐蔽工作,服装群众化,头发留长点,随时准备应付意外事变的发生”,陈大光很快治愈了臂伤,意气风发地投入了工作。1940年由于环境的残酷,开展敌工工作很困难,蓟县敌工干部王凯臣产生了畏难情绪。他得知后亲自找到王凯臣,为他分析敌情,帮助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并鼓励他:“共产党员就是要知难而上,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不要犹豫后退,否则就会给党的工作造成损害”,使王凯臣增强了信心,表示一定要坚守岗位,做好敌工工作。在他的关心爱护下,干部们不仅把他当作尊敬的首长,并且当作知心朋友,工作起来信心百倍,没有一个掉队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根据地的干部大多数是从农民中提拔上来的,他们斗争很英勇,但文化和理论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适应复杂斗争环境的需要。为了使干部从政治上成熟起来,他经常教育干部:“做革命工作,必须学好革命理论,不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很难适应复杂的斗争形势”;“不能只知道打、打、打,还要知道为什么打,怎样打”;“我们打完仗之后还要搞建设,更需要革命的理论和科学知识”。为了以身作刚,无论环境多艰苦,工作多紧张,他每天都要抽出一个小时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在干部中学习革命理沦和党的政策形成一种风气。1940年至1941年,他还在蓟县三联合县举办了多期干部训练班,除他外还邀请包森、焦若愚、王少奇、王大中等地区领导干部来训练班讲课。他在讲课中,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广征博引,使干部们听得津津有味,有力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土生土长的干部,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和斗争的开展。
  在根据地的初创时期,当时政治形势和社会情况都是十分复杂的,根据地外部有敌人包围,内部也存在进步、中间和落后的各种社会势力。田野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要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必须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依靠和不断发展进步势力,团结中间势力,争取和教育落后分子,壮大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提高干部的政策和策略水平。为此,他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工怍。如蓟宝三联合县政府成立时,需要一名秘书,县长王少奇推荐蓟县一个小学校长、国民党员杨济良担任这项工作,县委在讨论时,一些同志提出异议,认为国民党抗日不坚决,启用一个国民党员作这项工作不妥。田野认真听取了大家意见,然后说我们对于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杨济良虽说是一名国民党员,但他一直要求进步,抗日很坚决,他的许多学生都参加了抗日工作。对这样的人是不应怀疑的;而且党的政策要求我们:“要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紧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我们应当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他的一席话说得大家豁然开朗,迅速统一了认识。通过这一个人事安排,产生了很大政治影响,吸引了许多爱国上层人士参加了抗日工作,形成了很好的政治面而。
  再如1941年,蓟宝三联合县政府派民政科长王无兴去他家乡马伸桥二区任区长。王克兴刚一到任,当地汉奸李午阶让他的老师仇锡廷在群众中扬言:“王克兴来当区长。得小心他们自家的房子”,恫吓和威胁王克兴。不几天,王家的房子果然被烧,王克兴一怒之下,决定拿仇锡廷开刀,“给他们点厉害尝尝”,这时田野正到二区检查工作,听了王克兴的汇报后沉稳地说:“我们当干部的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更不能轻易杀人。仇锡廷虽说是汉奸李午阶的老师,毕竟还没有当汉奸。他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不但不能杀,还要设法争取过来”。他拿出一本刊载毛泽东同志关于对敌斗争政策和策略的小册子要王好好学习,并给他讲了西安事变中党对蒋介石的 政策。在田野帮助下,王克兴提高了政策和策略思想水平,在田野指示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后将仇锡廷争取过来。事后,仇并将40多个上层分子也拉到抗日政权方面来,同时将李午阶扣押的许多抗日干部家属也营救出狱。通过这项工作。有效地争取了落后分子,壮大了抗日力量,孤立了敌人。
  由于田野有很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对革命的高度责任心,在他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不但能出色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并能主动为上级领导机关作好参谋工怍。1940年底,冀东党分委在盘山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两年来坚持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根据地的经验。田野通过调查研究。在会上作了《冀东西部经济状况、阶级分析和如何加强统战工作》的报告,全面介绍了冀东西部的实际情况,系统总结了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经验,受到了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事后,冀东党分委以他的报告为基础,经过修改和补充,制订了今后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工作条例,有力推动了冀东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发展。
  在田野等同志领导下,两年左右的时间,冀东西部地区抗日斗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地政权口臻巩固,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妇救会、儿童团、青年报国会等群众革命团体广泛建立。至1941年5月,蓟宝三联合县发展到12个区,根据地人口达50余万人,除敌人死守的据点和要道外,几乎全部成为抗日军民的天下。当时冀东西部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要当八路上盘山,要用钱找蓟宝三”,反映了群众对根据地的无限信赖和欢悦心情,这一切都与田野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干部和群众一提起他,无不怀着深厚的崇敬感情称他是“咱们的好书记”。
                卓越的军事指挥员
  田野在冀东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党的领导工作,但他深知在大敌当前,敌人时刻都在准备企图消灭根据地的情况下,党的工作离不开军事斗争这个中心,党要存在和发展就离不开军事斗争,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离不开军事斗争,干部和群众的安危也离不开军事斗争。因此,他在主持冀东西部地委工作期间,始终围绕军事斗争这个中心,脚踏实地地开展各项工作。每逢研究军事工作,他都亲自参加,以他对实际情况的深刻了解和战略战术的多谋善断,对每次战役的敌情分析和对战机的捕捉等方面认真提出自己的意见,经常成为每次战役的主要决策者。
  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上,他又是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在1941至1942年的两年中,他与地区军事领导人包森、行政领导人李子光、王少奇等一起,共同指挥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粉碎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多次“扫荡”。其中著名的有:1941年11月15日,在遵化四十里铺歼敌400余人的战例;1942年1月13日,在果河沿首创吃掉整团放人的战例,等等,显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1942年4月,敌人进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纠集4万多敌伪军,实行“三光”政策,向盘山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田野根据冀东党分委关于“避其精锐,保存实力,主力部队转移外线作战,地方干部和游击队坚持基本区的反扫荡斗争”的指示,在主力部队转移外线作战的情况下,他率领根据地军民,长途奔波于各个村镇捕捉战机,乘隙打击敌人,终于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1942年9月,敌人又进行了“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他们强化了“保甲制度”,对抗日军民采取“诱降自首”政策,用“清乡”的屠杀手段制造“无人区”,发誓“非夺取冀东不可”,冀东西部平原地区几乎全部被敌人蚕食,环境极为残酷。在这种情况下,田野奉上级指示,率领干部和游击队由平原转移兴隆一带山区,坚侍反“扫荡”斗争。
  田野到达兴隆后,不顾长途转战的疲劳,立即参加县委会议,和大家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和部署斗争任务。但这时,由于长期浴血奋战和过度疲劳,他的痔疮病发作了,不能走路,于是他骑着毛驴坚持战斗。组织上从冀东军区派来医生为他治病,并在生活上给些照顾,他执意拒绝了,继续坚持战斗。后来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组织上不得不专门作出决定,要他进入深山治疗。田野无奈只好服从了组织决定,由4名警卫员和1名医生陪同,转移石门台村小砂峪沟的窑洞里治疗休养。
  在养病期间,田野密切关心前线的战斗情况。虽然中断了工作,但他一面坚持学习,一面不断给前线同志写信鼓舞斗志。如他在给蓟宝三联合县妇救会主任陈大光的信中写道:“痔疮使我不能走路,下了药捻疼痛得很,但一想起抗日胜利的曙光,未来的新中国,我们的伟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就忘了痛”。“艰难困苦是暂时的,要经得起考验”。在给王克兴的信中写到:“我们的口号是先打败德国法西斯,再打败日本。现在希特勒的狮子吼已吼不起来了,苏联打败德国的胜利在望,日本也将遭到最后的失败。你要特别注意当前斗争的残酷性。提高警惕,努力奋斗”。他一封封充满革命激情和无限关怀的信,极大鼓舞了前线同志们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
                   血洒疆场
  田野在砂峪沟养病的消息很快被敌人知道了,为了捕捉这位共产党的重要领导干部,敌人经过精心策划,1942年9月19日,由驻茅山的讨伐大队队长刘其昌亲自率领300多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砂峪沟。
这天清晨,田野正在换药时忽听洞外响起枪声,警卫员跑进报告敌人围上来了,田野听后当即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镇静地说:“不要慌,敌人就是敌人,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出去看看能否冲出去”。他忍着病痛,率领大家冲出窑洞,只见山坡上数百名敌人吼着“捉活的!”涌了上来,医生和警卫员怒视着敌人,急切等待田野的命令。田野看列这个情况,命令大家立即将文件烧毁,占据有利地形,准备战斗。
  敌人越逼越近,已进入射程之内,田野一声令下,几人一齐开火,打死了一批敌人。敌人被迫龟缩到山腰躲避,用轻重机枪和掷弹简朝着窑洞疯狂射击,窑洞周围树木、柴草中弹起火,顿时浓烟滚滚,烈焰腾腾。敌人乘机又逼了上来。这时警卫员纷纷争着要背田野往外冲,田野根据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深知要让同志们带着自己往外冲结局只能是一起牺牲,当前能保存一个人就保存一份革命力量。于是,他坚定地命令大家:“不要管我,各自作战,能冲出去的。一定要冲出去,保存革命力量”。在他的命令下,大家只好将一颗颗手榴弹掷向敌群.利用烟雾向后山突围。田野则把敌人火力引向自身,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掩护同志们突围。最后,终于有2名警卫员冲了出去,田野同其池3名同志壮烈牺牲,田野年仅28岁。
  田野不幸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冀东西部地区干部和群众十分悲痛,敌人走后,同志们将烈士遗体装殓埋葬在砂峪沟他最后战斗的山坡上,直至1957年迁葬在盘山烈士陵园。烈士的忠瑰同巍巍盘山一起,永远矗立在冀东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