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8日)下午,当记者来到河西区文化中心三楼的舞蹈排练室时, 昆曲非遗传承人渠天凰老师正在为原本每周日上课的昆曲培训班的学员们加课。为了让10月举行的汇报演出更加精彩,渠天凰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一板一眼地学。
河西区文化中心这个昆曲培训班在两年前成立,从最开始的几名学员,到现有的30多名学生,昆曲的魅力和渠天凰老师的名气,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到这里学习,甚至还有人从北京、河北等地慕名而来。
培训班的课程主要是学习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学员们已经学会了“游园”“惊梦”两折。今年初举行的教学汇报演出取得极大的成功,这也增强了学员们的学习信心。培训班计划10月再一次展示教学成果,为此师生们都铆足了劲儿。
渠天凰的教学十分注重细节, 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模式,为的是让学员们打好基础。 “动作、眼神都要做到位,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小。身体微微弯曲,体现昆曲的曼妙之美。练习时,要能从你们的眼神里看到故事性,为整段表演加分。”渠天凰指点道。
渠天凰对记者说:“我应该算是天津戏校(天津职业艺术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那时候我们不仅学一门艺术,还要学习河北梆子、京剧等其他剧种。”渠天凰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荣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田瑞亭、李淑君、丛兆桓、周铨庵等也对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退休前教戏校的学生,到退休后免费教授昆曲爱好者,渠天凰老师从事昆曲教学已近50年了。特别是退休之后,她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昆曲的传承中。“我退休22年来,没有过过双休日假期,每个周末我都会教学生。我今年77岁了,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精力这么旺盛?我就回答:作为昆曲的传承人,我有责任、有义务在传承昆曲方面做出努力。”
昆曲爱好者的学习热情也感染着渠天凰,她说:“我们排练的戏服都是学生们自掏腰包购买。看到他们是真的喜爱昆曲,我倍感欣慰。有的学生告诉我,为了学会一个小段,白天听、晚上听,开车听、做饭还听。每次上课,有的学员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他们对昆曲的热爱,更加激励我把传承工作做得更好。”
2018.08.12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