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师生会聚一堂
非遗传承系列活动在天大举行

     
    昨天,“花满青藤──非遗传承在校园”系列活动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邱运华和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出席并发表讲话。众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文化学者、高校师生以及市民参加活动。
  冯骥才是我国最早倡导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先行者。 20世纪90年代, 他曾专程赴法国考察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发现法国最早设立、后来遍及欧洲的“文化遗产日”,大大提高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文化自豪与自觉。2004年和2005年,冯骥才两度在全国政协提案中呼吁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 2006年,国家首个“文化遗产日”确立之际, 他又在国家图书馆为“国务院省部级干部文化学习班”做了“文化遗产日的意义”演讲,他所提出的崭新的遗产观和非遗保护理念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系列活动共分为三个板块进行。昨天上午,富有学术色彩的“皇会最后的记忆”口述史调查启动仪式举行。皇会是天津地域民间文化的底色,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课题组经过2010—2014年的集中普查,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现代社会转型期天津皇会的研究”,并为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等十道老会出版文化档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第十四届天津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但是,调查中发现诸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老会难觅其踪;另有一些虽然仍有老传人在世,但档案零落,只能凭借老传人的记忆进行挖掘。据记载,从1936年天津最后一次举办皇会至今已80余载,历史记忆逐渐褪色,用口述史方法抢救相关记忆已迫在眉睫。 因此,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发起“皇会最后的记忆”口述史调查, 寻找老会的传人、见证人和守望者。昨天,罗澍伟、尚洁、蔡长奎、于学蕴、王振良、刘晓丽等近20位天津皇会保护与研究人士会聚一堂,与中国传承口述史研究所的师生们进行座谈,为口述史调查计划提供建议与支持。
  昨天下午举办的“传人·学子”携手非遗活动则趣味十足。天津大学折纸、剪纸、手工艺、书画等多个社团的学生们,与南通蓝印花布传人吴元新、倪沈键,陕西凤翔泥彩塑传人胡新明、胡锦伟父子,天津杨柳青年画传人霍庆有、王丹,天津魏记风筝传人魏国秋、魏博文父子,浙江刺绣传人金家虹,浙江仙居花灯传人陈彩平,山西剪纸传人郭梅花、王舒琛师徒,以及北京纸塑传人吉胜久组成搭档, 一边交流互动,一边给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讲解非遗制作技艺, 指导大家亲自动手尝试。整整4个小时的活动,不仅有天津各个高校的学生参与,还有不少教师带着孩子前来体验,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们更是流连忘返。
  今天下午,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还将推出“大树讲坛”第一期,由院长冯骥才与两位重磅学者向云驹、苑利对谈,题为文化先觉与文化自觉──“非遗”本土化道路三人谈。三人都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日”等理念引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身体力行、勇于实践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们将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展现当代知识分子如何以“文化先觉”的理念,构建中国“非遗保护体系”,践行“非遗”保护的本土化道路,进而与年轻学子和社会公众互动,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活力。
  “花满青藤──非遗传承在校园”系列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大学、天津市南开区文化旅游局、天津市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主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大学团委承办。
 

                                2018.06.10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