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社文报道

56个民族非遗传承人在津许下新年心愿

     
    “30多年来,我坚守着我们民族的马尾绣传统手工艺,我来到这里感受到了大家对非遗的热爱,这让我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来自贵州黔南州水族马尾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仙,在天津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2017年12月26日,全国首个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在津落成开馆。蒙古族馆、藏族馆、哈萨克族馆、苗族馆……看着这些展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非遗传承人竖起来大拇指,“因为非遗,我们在天津有了共同的家!”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位于津南区葛沽镇,由天津荣程集团投资建设,约5000平方米的展区,只用了33天就创作完成,包括56个展馆,200余幅绘画及手绘作品,还有近千件少数民族用品。
  这里的非遗项目,覆盖了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传统戏剧等十大类。在这些传承人中,既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也有入选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 相识了各民族的朋友,也学习了国内其他民族的绝技, 受益匪浅。”宋水仙说,我们相聚在这里,不仅可以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还感受到了来自天津的友善和热情。
  在现场,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于苏普·托合提,为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戴上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小帽。张荣华说,为了传承非遗,我们聚在一起,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各民族非遗文化生活化、场景化的新平台,促进各民族非遗文化交流互鉴,也将为56个民族的非遗传承人提供创业平台,为此荣程集团将贡献全力。来自中国的非遗将在传承与创新中加以保护,未来还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世界感知中国非遗,讲好非遗的“中国故事”。
  正如现场一位非遗文化学者所总结的那样,在传统的民族音乐中,经常有类似这样充满力量的话语:灿烂笑容留在心中,亲切话语常伴左右,热情激励鼓舞前行,真诚相待温暖人心……民族不同,心灵相通。
  “从小到大,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动车,虽然路上因为大雪耽误了,但是心里却是暖暖的!”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于苏普·托合提激动地说,在天津的“非遗之家”,56个民族的非遗传承人聚在一起,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56个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在天津许下新年心愿,中国非遗要抱团儿,然后一起走向世界。
  此刻,掌声响起,大家的心更紧地聚在一起!

                                     2018.01.02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