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动态>>社会文化>> |
社文报道 |
走基层·看文化系列报道(8)
河西区打造10分钟服务圈
让百姓乐享文化新生活
|
|
|
|
|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媒体、数字阅读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河西区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3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144个社区文体活动室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形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百姓乐享文化新生活。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河西区制定出台《河西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意见》, 先后建成西岸艺术馆、西岸金逸国际影城、西岸书屋、西岸相声剧场等一批文化场馆和文化实体,制作并成功上映《九河入海》《封神传奇》等影视作品,创办西岸艺术节、西岸图书节、西岸马三立舞台艺术节等十大品牌文化系列活动,西岸特色文化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依托市文化中心平台,高端艺术演出精彩纷呈;影院、剧院、歌舞娱乐、酒吧、网吧等大众文化消费场所众多,经营良好;出版传媒、会展博览、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产业聚集发展,形成群落。
在河西区图书馆的数字体验区,不同的多媒体数字设备可以满足青少年、成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数字体验和阅读需求。“数字体验区设有科普类VR设备、触摸式国学数字借阅机、绘本动漫一体机等,读者可以在体验区内使用VR一体机观看动植物结构、人体结构等虚拟现实场景,犹如身临其境,可通过触摸一体机查询阅读古书籍,欣赏名家古籍书法、国内外名画、出土文物等作品,尽享数字阅读乐趣。”河西区图书馆馆长刘霄介绍说。在河西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体验型的阅读空间则搭建了青少年儿童与阅读之间的桥梁。刘霄告诉记者:“通过体验型的阅读空间,我们希望尝试一种能够实现图书馆阅读多样化、推动阅读变革、促进图书馆创新阅读发展的新方式。”在这个体验空间内,新型的多媒体阅读方式成为最大亮点,“我们设置了3D立体书、VR体验、定格动画制作等多种体验设施,能够让青少年儿童读者们从更多元化的角度感受阅读,为小读者们提供与传统方式不同的学习平台和途径,提升他们获取知识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图书馆。”
在文化消费方面,河西区也通过内容创新不断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位于人民公园内的西岸相声剧场,成立于2011年8月,其不仅是河西区首个相声曲艺专业演出场所, 也是天津市第一家开设在公园里的相声茶楼。 该剧场的主场演出团队“天广乐” 相声团, 通过不断尝试创作符合年轻观众口味的相声作品而知名度不断提升, 广受好评。 剧场负责人吕晓明告诉记者:“来我们这儿的年轻人和外地人比较多,所以我们会安排一些节奏快、包袱多的相声。我们全新编排的一些相声剧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也充分体现了传统艺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艺术魅力。”
2017.12.11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
|
|
|
|
|
|
|